WFU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我需要正顎手術嗎?

 作者:梁祐銘


有天巫婆跑到梁醫師的診間說:「拜託拜託,我當年中了死對頭的面目全非腳,讓我的下巴變得太長太凸了,聽說你會還我漂亮拳,可以來幾拳恢復我的美貌嗎?」





梁醫師嚇了一跳,不知道是哪個兄弟把我當年看完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之後就上山拜師學藝的經過說出去了!


眼看巫婆的戽斗程度真的是蠻嚴重的,雖然有點糗,只好據實以告當年學的還我漂亮拳早已忘記大半。好在現在有新技術,只要做好事前的評估處理,設定好治療目標,完成的治療成果都可以很穩定。


巫婆:「那評估要先做什麼呢?」


梁醫師:「評估的部分,會需要幫您取模、確定咬合情況、照測顱X光片分析、檢查口內的牙齒狀況、牙齦情形、口外的肌肉以及顳顎關節情況。再根據以上資訊,建立您的全方位診斷,以免在評估過程有所疏漏。」


巫婆:「取模那些我在其他的牙醫也有做過,那測顱X光片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用?」


梁醫師:「是這樣的,您的戽斗程度比較嚴重,我們必須要仔細評估有沒有機會單純靠矯正來做處理,對我們來說如果可以有測顱X光的評估會多很多資訊在其中。」


巫婆:「所以根據這些資訊,我會需要正顎手術嗎?」


梁醫師:「其實沒有一個非常武斷的標準,畢竟以上的資訊加起來的變項可能高達一百項以上,實在很難透過三言兩語就決定是要手術還是不要手術。但是在2011年台灣有一篇學術文章發表在美國的矯正雜誌,透過回溯性研究統計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哪些人會比較需要手術。」


先講結論:上下牙齒之間反咬越嚴重、上下顎骨長度差異越大(由比值和投影長度表示)、下顎門牙越往內傾斜、下顎骨形狀越開展的人、越開咬越偏向合併手術來治療。





這篇文章一共找了80位研究對象,利用ROC曲線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的研究方法將25個變項中篩檢出上面提到的6個變項,若是6個當中有4個變項達標的話,矯正醫師就越會偏向合併手術的治療計畫。


ROC最初是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以偵測戰場上的日軍飛機、船艦,其原理係利用雷達上的信號強弱設定閾值,來決定究竟日軍在哪裡以利軍事行動。現在則廣泛使用在醫學、心理學甚至是機器學習上,主要目的在於從一堆看似無關係的變項當中找出適合作為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的變項出來。


文章當中的統計過程就不在此贅述。這邊想要傳達給大家的是:為什麼我們會特別看這幾個數值呢?


上下牙齒之間反咬越嚴重代表的是上下牙齒之間的前後向差距量有多少、而上下顎骨之間長度差異越大則代表的是上下顎骨的前後差距量有多少。這三點代表的就是戽斗的程度到底有多嚴重。


下顎門牙越往內傾斜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下顎牙齒可能已經被推擠到目前骨頭的極限了,如果想要把下顎牙齒再往內收到上下顎門牙彼此可以咬到的話,則會容易使得下顎牙齒過於向舌側傾斜。





舌側傾斜的牙齒的內側很難被任何潔牙工具清潔乾淨,必須要嘴巴張很大然後用很小的牙刷才有可能做好,如此一來容易產生牙周病問題使得牙齒動搖。


至於越開咬以及下顎骨形狀的開展程度則是代表了單純矯正治療後的美觀程度。梁醫師前面的文章曾經提過我會利用垂直高度上的改變來掩飾前後向的嚴重程度


但是當前面牙齒越開咬的時候,如果想要再增加垂直高度的話,就會使得前面的牙齒越咬不到,當然矯正醫師可以使用橡皮筋把前後的牙齒拉近,可是這樣治療的穩定度通常比較差,開咬也容易再發生。


如果下顎骨形狀越開展的話,則代表他的臉越長,越長的臉型再增加高度的時候就容易使得臉型過於拉長,讓臉的整體比例比較偏向馬臉的感覺,完成治療的臉型也不見得好看。


不過即使考慮了這麼多的客觀變項進去,總是會有例外的時候。所以還是要以矯正專科醫師評估為準喔!


延伸閱讀:【正顎手術合併隱型矯正】



延伸閱讀:戽斗合併缺損骨頭的處理



延伸閱讀:手術前矯正規劃



延伸閱讀:【戽斗系列文章】非手術矯正掩飾戽斗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手術前矯正規劃

作者:梁祐銘


前面介紹過掩飾性治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相對於掩飾性治療的牙齒矯正合併正顎手術

當來尋求治療的朋友骨頭的根本距離差異太大,無法單單靠牙齒移動來達成理想結果的時候,梁醫師會建議搭配正顎手術來做治療。在手術之前,建議先由齒顎矯正專科醫師來評估後續的流程進行。




一般來說,傳統的矯正合併正顎手術的療程總共有三階段,手術前的牙齒矯正、正顎手術以及在手術後的牙齒矯正。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嘴巴想像成一個精密的工具機,上顎跟下顎的骨頭就像是工具機的輪軸,而我們的牙齒就像是其中的齒輪一樣。齒輪彼此要緊密嵌合才可以讓工具機發揮最大的效用,上下牙齒也是要彼此緊密咬合口腔功能才會好。

需要接受正顎手術的朋友就好像它們的輪軸之間的差距太大,目前只有部分的齒輪有嵌合,不足以發揮百分之百的功能;要改善這樣的情況單單靠齒輪移動的話也沒有辦法使所有的齒輪都緊密接合,這樣一來就需要移動整個輪軸才能夠確保所有零件緊密接合,發揮出最大效果。

矯正醫師會在術前評估的時候先模擬骨頭移動的距離以利精細規畫牙齒的移動。

當兩個輪軸彼此靠近的時候,目前的齒輪位置有可能會形成干擾,使得手術的過程中上下顎骨沒有辦法對到最理想的位置。這種時候我們必須要先矯正目前齒輪在各自輪軸的位置,將牙齒排列到方便手術進行的位置,再進行手術,如此一來手術的位置也有機會可以更加理想。




反之,若是目前的齒輪位置不會干擾到輪軸預定要移動的位置的話,就可以考慮進行先手術、再矯正,一共兩階段的矯正:直接先手術將骨頭移動到新的位置再進行矯正把後續的齒輪位置調好。

先手術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手術前的矯正時間,根據研究也可以讓總治療時間變得比較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行這樣的方法來做治療,還是需要先進行詳細的評估之後才能知道。



延伸閱讀:下半臉的雕塑


延伸閱讀:掩飾性治療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馬鈴薯泥

作者:梁祐銘


馬鈴薯泥,是西餐中常見的配菜。我還記得小時候可以吃溫蒂漢堡(Wendy’s)或是肯德基的薯泥時,總是可以讓我把湯匙吮舐再三,恨不得把整個包裝都吃下肚。可惜後來溫蒂漢堡撤出台灣,就再也吃不到記憶中的味道。





其實做馬鈴薯泥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馬鈴薯、牛奶、奶油和鹽而已。只要遵照下面的步驟,大家都可以做出好吃的馬鈴薯泥。


選馬鈴薯

選澱粉含量高的馬鈴薯,像是在傳統市場最常見的大葉克尼伯(Kennebec)或是賣場賣的進口褐皮馬鈴薯(Russet)都很合適,這些含澱粉量高的馬鈴薯切開後大多會有放射狀紋路在其中,不管是蒸、煮、烤起來都會相當鬆軟。


相對於澱粉含量高的粉質馬鈴薯就是蠟質馬鈴薯了,像是紅皮或是紫皮馬鈴薯就是這樣的代表。它們的口感比較紮實,不易化開。


煮馬鈴薯

正統的煮馬鈴薯應該要帶皮,冷水加鹽下鍋煮約20分鐘。冷水煮能讓馬鈴薯隨水溫升高而受熱均勻。煮到小刀或是叉子可輕鬆穿過,取出後去皮。


不過這樣的做法要剝皮會比較困難,一個是要先練成鐵砂掌就不怕燙,或者是在煮之前先將菜刀從馬鈴薯中間的位置輕輕繞圈劃上一刀。煮完之後再馬上丟到冰水裡去。利用熱漲冷縮的方法讓皮跟裡面的肉分開。再用手旋轉上、下層的薯皮,就可以輕鬆幫馬鈴薯脫衣服啦!


我自己的有時候的作法是,先削皮之後,把馬鈴薯切塊先蒸再烤。這樣的目的在於讓馬鈴薯不要再這個階段就吸收太多的水分,以避免之後的馬鈴薯泥變得太水太稀沒有味道。


壓泥

馬鈴薯泥要蓬鬆好吃,就要用壓的方式讓已經煮好的馬鈴薯碎裂。有人會用壓泥器來做這件事情。不過我自己喜歡馬鈴薯還有一些口感,所以我會用像這樣子的工具來先做大致的壓碎。之後再用小火加熱馬鈴薯泥,並用木鏟持續攪拌壓碎讓水氣進一步散去。





拌油

好吃的馬鈴薯泥要加很多很多很多奶油。名廚侯布雄的食譜是一公斤馬鈴薯配上250克的奶油,至於要加多少我想就要交給大家來自我評估啦(笑)。


不過在加奶油的時候,建議要是冷的奶油塊加到熱熱的薯泥裡面去,這樣一來才可以讓薯泥都裹上奶油的香氣。如果是把奶油加熱再拌進去的話會造成薯泥出油,沒有辦法好好混合。如果馬鈴薯冷掉才混合,薯泥吃起來會比較韌。


加牛奶調味

奶油的目的在於讓薯泥柔滑,而牛奶則是用來調整濃稠、滑順度。並且讓汁後加入的鹽可以均勻散布到其中。一般來說牛奶和馬鈴薯的比例大概也是1:4。


剛剛的奶油要冷冷的加進去薯泥,這邊的牛奶則是要熱熱的加進去才好。加進去之後用打蛋器攪拌,並且加入適量的鹽還有胡椒調味。


如果厚工的的做法可以撒上烤過的碎培根,或是巴西里碎末。




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牛賀新春犇向快樂 牛狀齒特輯


作者:梁祐銘






鼠年因為covid 19疫情的關係讓大家過往習慣的生活都變了調,每天都要只能露出上半臉來,希望接下來的牛年大家都可以像圖片中的牛一樣快樂,能夠露出自己的微笑度過每一天。

不過你有注意過牛的牙齒長什麼樣嗎?牛的牙齒其實跟人的很像喔,都有前面的門牙、小臼齒以及臼齒。但因為牛不吃肉,所以沒有位於中間用來撕裂肉的的犬齒。

也因為牛的體型比較大,相對來說牛的牙齒體積大概是人的六到七倍呢!下圖就是是人與牛的大臼齒的實際比例,可以看到兩者的驚人差距。





除了大小不一樣之外,大家也可以看到兩顆牙齒的形狀相當不同。可能是因為要承受每天不停地咀嚼牧草的磨損消耗的關係,牛的臼齒在上半部的牙冠相當的長,這樣一來,在最上面已經被磨平了之後,還繼續有比較長的牙冠承擔咀嚼磨碎的功能。

而人則是因為是雜食性動物,沒有像牛每天要咀嚼這麼多草,所以我們的大臼齒則是牙冠跟牙根差不多長。而且在牙根與牙冠中間有個收進去的腰身存在。

不過在1908年時, Gorjanovic-Kramberger發現竟然有人的牙齒長得很像牛的牙齒,因此把這樣的牙齒稱之為Taurodontism,Tauro是希臘文裡面「牛」的意思,而odontos則是指「牙齒」的意思。兩個加在一起我們則稱之為牛狀齒





可以看到上面的X光片,左邊是正常的牙齒而右邊則是有患有牛狀齒的牙齒有著比較短的牙根與比較大的牙髓腔。也因為型態跟一般人來說相當不同。對於牙醫,特別是牙髓病科醫生來說是個治療上的挑戰。

至於這樣的牙齒能不能夠做矯正呢?理論上還是可以的,不過在移動牙齒上會需要特別注意牙根吸收的情況,並且可能需要額外的骨釘來做錨定的準備。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掩飾性治療

作者:梁祐銘






大自然中有許多的魔術師,擅長利用自身的形狀或是顏色改變把自己隱藏起來。像是上圖雪兔如果遠遠看去就像是雪地裡的石頭。或是下圖的獅子利用蓬鬆雜亂的鬃毛掩蔽在枯草中。






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為了躲藏或是獵捕,這些掩飾(Camouflage)都是為了生存所需。而在人身上,我們也常利用衣服掩飾自己的身形,讓周遭的人對自己更有好感。


在矯正中,也是有著所謂的掩飾性矯正治療(Camouflage Orthodontic Treatment)。這指的是單純靠牙齒矯正來掩飾本來的骨骼差距。盡可能在外在的美觀以及內在的牙齒健康中取得平衡點。


其實大多數的人都存在著骨骼上的差異,有些人長短腳、有些人脊椎側彎。而構成我們臉部的上下顎骨也是一樣,有些人單純只有前後方向的差距,像是樹懶就是下顎比上顎小太多,或是法國鬥牛犬則是與樹懶相反的戽斗。


有些人則是還伴隨著左右方向的不對稱性,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大小臉的情況,如果對著鏡子並拿一張紙把左半邊或是右半邊臉遮起來,就可以發現;也有比較嚴重的情形是下顎骨在生長時很明顯得歪向一側,造成下巴有明顯偏移。


在整體骨架還許可的情況下,梁醫師常常利用掩飾性矯正治療在適當的範圍內移動牙齒,讓治療後的咬合功能更好、整體的外觀更順眼、笑起來更燦爛。


來看看實際案例

C小弟來的時候是個高中生,下巴比較後縮。但他發育的比較早,所以梁醫師見到他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再利用最佳生長期來進行功能性治療。





再加上他的鼻子也發育得還不錯,自己以及家人也對於目前的外觀都算滿意,不想要做手術改變骨骼差距。因此最後也是選擇掩飾性矯正治療,把牙齒排列整齊並且掩飾上下顎骨前後以及左右向的差距。


在矯正過程中,梁醫師將上顎擴弓重新建立理想的牙弓型態、拔除了上下顎的小臼齒讓出空間把其他牙齒排齊,並且利用上下顎的骨釘來讓上顎的前牙可以後縮來掩飾上下顎的差距。







歷經兩年的治療,上下顎中線已接近正常,左右咬合也十分穩定,原本因為咬合不正而歪斜亂咬的不對稱,也因為矯正排齊之後顯得協調順眼多了。






所有人都可以掩飾性矯正嗎

我們可以想像牙齒移動就好像是樹木的移植一樣,樹可以種到新的土壤裡但是沒有辦法飄浮在空氣中生長。相同的,矯正醫師也沒有辦法把牙齒大幅移動到沒有骨骼的地方。


如果今天上下顎骨的差距實在太多的時候,還是要考慮牙齒矯正合併正顎手術。利用正顎手術從根本上改變骨骼的位置,相當於把整塊土壤移到新的地方之後再移植樹到新的土壤(搭配牙齒移動)使得最終的咬合功能、美觀對稱都可以調整到新的位置。


在骨釘還沒有發明之前,矯正醫師可以移動牙齒的方向多半侷限於前後的方向,但在骨釘發明之後,我可以利用骨釘創造出三度空間的移動,大幅度拓展了掩飾性矯正治療可以達成的骨骼位置改變,讓整體的外觀更和諧順眼。


該怎麼在手術以及純矯正之間做出選擇呢?

有接受梁醫師治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先做治療前的資料收集、收集完成之後梁醫師會仔細的分析目前的情況,評估完成之後再跟您說明您的整體情況,並針對各種不同治療方案的結果分析給您,讓您了解各種治療的利弊得失之後再由您來做最後的選擇。



更進一步可以做到的:牙齒矯正搭配骨釘達成顎骨位置改變



延伸閱讀:【隱形矯正】顏面歪斜、戽斗掩飾性治療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美式烤肋排

作者:梁祐銘


小時候去Friday第一次吃到他們的碳烤豬肋排就愛上了這道菜,甜膩的醬汁與微焦煙燻香氣配上肥瘦相間的肋排,對於未見市面的小朋友,這完全是天堂
般的享受。讓人放棄了刀叉,直接用手拿著一隻隻的骨頭舔舐再三。

不過自從身兼家庭煮夫的身分後,開始試著做各種不同口味的肋排,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梁醫師參考了各家精華的版本~




肉的選擇

我個人會偏好肥瘦相間的肋排,太靠近豬背脊的部分會比較多偏向里肌的瘦肉(也就是所謂的Baby Back Rib),而最靠近肋骨尖端軟骨的地方我也覺得吃起來會比較柴,所以我會以中段的肋骨為最佳選擇

如果想要一整塊一起烤在來分食的朋友,要不是提早跟熟識的攤販訂,要不然就是上costco一趟,他們有在賣一大塊的豬腹脅排,是最接近美式餐廳的部位。

不過我比較喜歡一大早去傳統市場買溫體豬的肋排,自己挑選喜歡的油花分布,然後再請他們一根肋骨切兩段就好,我覺得這樣入味會比較簡單。

醃肉怎麼做

我喜歡先乾醃6~24小時之後再燉煮。

如果是costco買回來一整塊的豬肋排,可以先翻到比較沒有肉的那一面,把筋膜給撕掉,好讓醃料好入味,也讓吃的時候可以省事一點。但如果是傳統市場買回來一支一支的肋排就可以省略這個步驟了。

鹽 2茶匙
匈牙利紅椒粉 1/2 大匙
辣椒粉 1/4 茶匙
黑胡椒粉 1/2 茶匙
百里香 1/2大匙
蒜末 一顆
肉桂粉 1/4 茶匙 *去腥用

把這些香料利用橄欖油均勻塗抹在肉上並且幫她按摩一下,密封好之後放進冰箱6小時以上。這個步驟除了可以調味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理由是要讓肉可以變得更柔嫩。

當抹鹽在肉的表面,因為滲透壓差的關係,會把肉裡面的水分吸出來。但隨著時間拉長,鹽巴吸收水分之後變成鹽水,又會再度滲透回缺水的肉品中,進而滲透到其中肌肉細胞,造成肉品中蛋白質的破壞與重組。這麼一來,就可以創造出不同的口感了。

煎肉

放一點點食用油在壓力鍋裡面,熱鍋後加入薑片,並把醃製一晚的肋排放進去香煎。利用梅納反應創造出更多的香味。記得四個面都要煎喔。




這過程當中會把肋排中的脂肪活化,流出更多的油脂讓我們可以做接下來的醬料用。

醬汁製作

利用剛剛的豬油把一整顆洋蔥末炒軟,後再加入薑末、蒜末拌炒到金黃色。再加入許多番茄、黑糖四大匙、蜂蜜兩大匙以及李派林伍斯特醬(Worcestershire sauce)燉煮。






李派林伍斯特醬汁這個醬很妙,據傳是1830年代開始在英國的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開始製作的,所以就被冠上了這個名字。

而其中的原物料包括了大麥醋、白醋、糖蜜、糖、鹽、鯷魚、羅望子提取物、洋蔥、蒜、芹菜、辣根、生薑、胡椒、大茴香等近30種香料和調味料。當然茄中的比例就是他們的商業機密了。

不過時至今日,已經有多種的模仿醬料出現。例如日本的豬排醬其實就是從這種醬汁裡面變化出來的,幾乎每個主婦都必備,除了搭配炸豬排、日式炒麵及日式漢堡排等經典和風料理中也常見喔!

甚至當我要去天母家樂福買這個醬料的時候,該店的法國店員甚至推薦我可以考慮採用我們台灣的「烏醋」呢。據該位店員的說法,烏醋就是模仿了伍斯特醬汁的作法而誕生的產物。

不過我實際兩相對比,我覺得伍斯特醬汁多了一些辛辣味以及香味,但是辣味會在燉煮之後幾乎消失不見。

濕料煮肉

等到醬汁燉煮完成,就可以把之前煎好的肋排放進去燉煮。由於有壓力鍋的關係,只要讓它維持壓力十分鐘,就可以關火上班去了。

烤肉

等到回家之後,入口即化的肋排已經在壓力鍋裏面等著你了,實在太餓的朋友可以跳過以下的步驟直接大快朵頤。

但是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風味,一定要把肋排再拿出來去烤。先把烤箱預熱到200度,不要覆蓋鋁箔紙或是烤紙,就直接把豬肋排刷上一層醬汁放入一把迷迭香再進去烤箱烤三到五分鐘,讓最表層的部分有些焦糖化後就可以創造出香氣奔放,柔嫩多汁的豬肋排。

如果今天是正統的作法,會把肋排裹上濕料,再用鋁箔紙密封後,大概會需要慢烤個三個小時以上唷。


其他適合矯正中的食譜:港式肉丸粥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雙顎暴牙內收

作者:梁祐銘 



「醫師,我這個嘴唇拔牙之後就可以收進去了嗎?我看那些女明星做完牙齒矯正之後的樣子我好羨慕,我也可以跟他一樣嗎?」


是的,對於我們亞洲人來說,天生嘴唇比較豐厚、牙齒比較外翻、再加上鼻子和下巴天生不像歐美白種人那樣挺翹,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牙齒太突才來尋求治療,希望可以透過矯正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下臉部線條。


先來看看L小姐的改變吧。





我們可以透過X光片看到治療前以及治療後的牙齒前後位置變化以及嘴唇的相對應位置改變。





不論是上嘴唇或是下嘴唇都因為前面門牙透過了拔牙的空間向內收進去而有了大幅度的內收。不過不只嘴唇位置改變而已,如果看照片的話就可以注意到他的唇形也從原先豐厚的嘟嘟唇變得更為柔順。





為什麼可以改變嘴唇?

其實這位美女沒有做任何的嘴唇手術,完全是因為矯正把前牙內收進來,進而使得本來被前面門牙頂出去的上下嘴唇跟著內收進來。這一收進來,就從外翻的紅唇回到他本來該有的情況,因此外觀看起來就會比較薄一些。


我們可以把嘴唇想像成是帳篷,而撐住嘴唇的就是裡面的牙齒。當撐住帳篷的柱子太高(牙齒太突)的時候,搭載外面的帳篷布也可能沒有辦法覆蓋住所有的面積;但是如果我們把柱子降低下來(將前牙內收),原本撐在外面的布就可以輕鬆地包覆底下。


幾乎所有接受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訓練的學生在考試的時候都會被問到:當前面牙齒向內收1 mm的時候,嘴唇會跟著改變多少呢?


這件事情有個籠統的公式可以參考:上面門牙向後退2 mm嘴唇大概會後退1 mm,也就是大概是二比一的關係。而下面門牙與嘴唇的後退量則大約是一比一的關係。


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嗎?

不過實際上這件事情可沒這麼簡單,他會隨著年齡、性別、種族而有所不同。高加索人的上唇改變比例大概是2.5:1而下唇則是1.23:1。日本人的研究則指出上唇的改變比例大概是1.85:1而下唇則是1.32:1。


嘴唇本身的條件也扮演了相當的角色:如果嘴唇比較薄、嘴唇越緊繃的朋友,在前牙內收之後嘴唇改變的幅度也會比較大。而如果一開始上嘴唇屬於人中較短而嘴角較長的倒U型的話,前牙內收後的嘴唇改變量也會比較少。


除了以上的年紀、種族、軟組織等因素之外,牙齒移動的形式其實也扮演了相當的角色在其中:除了水平方向的門牙內收之外,門牙有無垂直方向的移動以及不同角度的改變也都會影響看起來的樣子。


也就是說,當前牙內收之後嘴唇能夠改變的量是多個因素來共同決定的,我們很難一開始只考慮單一因素就決定好牙齒移動的型式。


因此梁醫師一定會定期整體看一下接受治療的朋友過程中的改變再來決定牙齒後續移動的方式:包括鼻子、嘴唇厚度、牙齒前凸程度、下巴條件、齒槽骨的邊緣極限、牙根吸收情況、下唇放鬆以及微笑時候的曲線、牙齦的高低位置以及微笑曲線都是要綜合考量進去的。最後再根據這些改變來微調出屬於您健康的美麗。







像這樣健康的美麗是梁醫師為每位接受治療的朋友所努力的目標


再來看看另外一個案例


我們可以看到在治療後,透過大幅度的上下門牙內收,整個人在外觀、氣質上都有了顯著的改變。如果想要知道詳細的治療,請點此連結觀看另一篇部落格文章。




延伸閱讀:骨暴治療與微笑曲線



延伸閱讀:缺牙的男孩【專科協同治療】



延伸閱讀:下半臉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