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錯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錯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缺損骨頭需要進行矯正該如何處理

作者:梁祐銘


今天想要來跟大家聊聊當牙齒移動遇到阻礙的時候會怎麼處理?




矯正醫師在進行矯正的時候,移動的可不只是露在牙齦外面的牙冠而已。矯正要做得好,其實需要移動在齒槽骨內的牙根。因此要聊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知道牙齒以及周圍齒槽骨相關的結構。




牙根基本上是由外圍的牙周韌帶所包覆,牙周韌帶的兩端分別與牙根以及齒槽骨相連接,齒槽骨的構造大部分是由類似海綿的骨小樑所組成的,我們稱為髓質骨,髓質骨以及牙周韌帶中有許多的血管充斥其間,如此才能夠提供新陳代謝所需的養分以及各式細胞。

而髓質骨的外層則是一層厚厚且緻密的皮質骨構成了最外層的屏障,這層堅硬的皮質骨中鮮少血管,是隔絕體內外最好的幫手。

如果我們把牙齒看成是一棵樹,牙根就是樹根,牙根長在骨頭內而樹種在土壤裡面。髓質骨就像是鬆軟的土壤,而皮質骨則是土壤外堅硬的岩石壁。

牙齒矯正就像樹根在土壤當中移動一樣,樹如果要在鬆軟的土壤當中移動相對簡單,移動過去的存活率也高。




一旦樹根碰到一層堅硬的岩石壁時,整體的移動速度就會顯著下降,即便真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可能也需要耗費很久的時間來打破岩石壁,好讓樹根攀附到石壁之上,然而在岩石壁之外就是空蕩蕩的空氣,就算樹根的生命力有可能在岩石上生長,也沒有辦法在空無一物的空中存活。

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粗略把齒槽骨外層的皮質骨(石壁)想像成牙齒移動的邊界,牙根可能可以稍微突破一點皮質骨的的邊界,但是沒有辦法大幅度的移動到齒槽骨的外層。

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讓牙齒移動到皮質骨的外側,才能夠讓兩側達到對稱並且恢復咬合以及改善外觀。

H來找梁醫師的時候,最在意的就是不整齊的牙齒以及地包天的戽斗齒列,其實一開始他也有點在意比較明顯的下巴,但是礙於預算因素考量不想進行正顎手術。





我們可以從口內照發現,上顎左右兩側非常不對稱,右側比較後面而左側比較前面,同時前牙有錯咬的情形。在不動手術的前提下,為了不讓原本就在比較前方的下巴看起來更明顯,梁醫師決定將上顎右側向前推出來,好增加笑起來的上顎牙齒露出量,同步減少下顎突出的感覺




但是可以從電腦斷層中看到,上顎右側的前方是一個凹陷,並沒有足夠的骨頭在那邊支撐。




因此梁醫師決定請好朋友牙周醫師幫忙,進行一點補骨手術(GB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增加一些土壤的量,才能夠將樹根移動到原先是空氣的地方。



一起來看看治療前後的差異吧。






笑容上變得更飽滿






下巴有成功稍微引導向後一點,減少戽斗的感覺。









齒列回復左右兩側對稱的表現。並且改正錯咬,同時讓中線回正。


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除了要感謝好朋友牙周醫師的巧手補骨之外,也要感謝H在治療過程當中都維持著很好的口腔衛生,才能夠讓牙齒在乾淨的環境下進行這麼大範圍的移動。也要特別謝謝H願意讓我分享他的案例給大家。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文章】 早期矯正錯咬的好處

 作者:梁祐銘


對梁醫師來說早期錯咬的改正最主要有以下二個好處。


免除因錯咬而造成的牙齦萎縮


當上、下牙齒彼此咬合的角度與正常的生理功能不一樣時,原本身體設計來抵抗正常咬合力的構造就會無用武之地。在小朋友身上最常見的莫過於下顎前牙的牙齦萎縮。



在戽斗的小朋友身上,當上顎前牙不停地撞擊下顎前牙,對於下顎前牙往往會造成一個往外推出去的力量,這個力量除了會造成下顎前牙往外移動,連帶地也可能造成下顎前牙的唇側牙齦萎縮。



如果在早期就能夠矯正錯咬,牙齦萎縮情況就可以控制住,甚至透過小朋友的生長潛能而使得牙齦再生回來。


讓上顎有機會跟上下顎的生長


如同上面所提到:當位於內側的牙齒不停撞擊位於外側的牙齒的時候,會促進位於外側的牙齒繼續向外移動。

原本正常咬合的牙齒咬合的時候,小朋友下顎的牙齒會推動上顎往前生長。



可是在錯咬的小朋友身上,下顎牙齒已經位於上顎牙齒的外側了,再怎麼咬起來都還是在上顎牙齒的外側,沒有辦法經由咬合力促進上顎的生長。

因此,若可以在早期改正錯咬,我們就有機會多出一個咬合的助力,期待可以發揮小朋友原有的生長潛能,讓整體發育回到正軌。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所有的治療都需要先經過齒顎矯正醫師的評估,確認小朋友的生長情況,再做合適的建議,不然到時候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延伸閱讀:戽斗治療的時機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文章】 抑制下顎的生長

作者:梁祐銘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戽斗的治療時機,這篇我們要來聊聊我們有沒有可能抑制下巴的生長呢?



相信有不少人聽過,如果是發育過早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注射性早熟抑制針來延長長高的時間,那醫學上有沒有辦法來抑制下顎骨的生長,讓小朋友不會長成一個大戽斗呢?


大約在30年前左右曾經風行過這樣的治療,利用一個有彈性的繃帶從頭綁到下巴(稱之為頷托),希望利用這樣的力量來抑制下顎骨的生長。


一開始的效果也的確非常好,治療後大約一年就可以明顯看到有戽斗的情況減少了,於是,利用頷托來抑制下顎骨生長的治療蔚為風行。


然而這些治療的持續效果多半是有限的,Sugawara早在1990年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他找了具有戽斗傾向的小朋友來進行,並把他們分成三組實驗組、一組對照組來進行研究。


三組實驗組各自從七歲、九歲、十一歲開始進行下顎骨抑制的治療,每天配戴裝置十四小時以上,並且治療持續五年左右;


而對照組則完全不做事情。這四組都一路觀察到十七歲再進行最後的評估。


最後結果發現:有進行治療的小朋友的確在接受治療的前兩年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後續的下顎生長往往又掩蓋了原先治療期間的生長抑制效果。



等到十七歲再來做最後評估的時候,發現有接受治療的三組實驗組下顎骨長度的確較小,然而與對照組之間比起來並沒有顯著差異!!!


不過即便1990年就有提出這樣的研究資料了,後續還是有許多學者繼續探討抑制的效果如何,然而其中多數研究都沒有足夠的追蹤時間。


而有五年追蹤時間的Linlin Chen十五年以上追蹤時間的B. Wendl也都提出了類似的報告結果:針對下顎極端生長傾向的戽斗小朋友早期治療沒有辦法達到穩定的效果。整體治療後大約有四成的小朋友又回到錯咬的情況。


所以,如果明顯以下顎骨生長為主的戽斗小朋友,梁醫師還是建議我們在青春期之前盡可能採取阻斷性的治療為主,不要貿然花了大把的費用最後的結果可能還是不如理想。


至於上顎骨生長缺乏導致戽斗的小朋友,我們則應該在青春期前就應該要開始積極治療,好幫助上顎骨的生長可以跟上進度。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傳統矯正案例】後牙錯咬

作者:梁祐銘

這是個成人後牙錯咬案例。除了錯咬之外,同時還合併有齒列擁擠以及嘴唇被牙齒頂出造成不易閉合的困擾,因此除了解決錯咬之外,也要同時改善下臉部外觀,整體治療歷經三年才完成。








矯正前的上顎牙弓是屬於鐘型的牙弓,小臼齒處向內窄縮,大臼齒處向外開展,因此加劇了第二大臼齒的錯咬情形。





從下顎的咬合面照片可以發現下顎後牙區呈現向內傾倒。







這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成人,有時需要合併後牙區的骨釘,讓後牙先向骨頭內壓入並同時導正後牙區的錯咬。在成人的後牙錯咬往往會比較辛苦,治療時間比較久。青少年由於還有生長的潛力,加上錯咬可能也才剛發生,整體治療時間會簡短許多。


再次提醒大家,如果發現有後牙錯咬,請盡快找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診治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