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隱形矯正案例】前牙深咬/中線偏斜/暴牙改善

作者:梁祐銘醫師

這是一個隱適美治療的案例。在隱形矯正中,由於有上下各有一層膜片阻礙在上下牙齒之間,要如何在有一層阻礙的情況下把咬合調整緊密,就看矯正醫師的功力了。







在箭頭所指的地方,是這個案例調整最久的地方,兩顆犬齒的移動多虧了H小姐的認真配戴橡皮筋,才能順利轉正。




在隱適美治療中,最困難的就是咬合了!我們可以從藍色咬合紙留下的咬痕可以看到所有牙齒的咬合都是均勻接觸。原先歪斜的大臼齒也順利轉正。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隱形矯正案例】前牙開咬錯咬/犬齒旋轉/不對稱牙弓

作者:梁祐銘醫師

這是一個隱適美治療的案例。
關於犬齒牙齦萎縮的部分,需要合併牙周專科醫師以及矯正醫師的治療,才能有這樣大幅度的改善。





對於隱形矯正治療而言,要旋轉歪斜45度的犬齒相當困難。但由於S小姐的完美配戴,這個案例沒有使用任何的橡皮筋或是固定式矯正器,便可以順利完成犬齒的旋轉。


同時在顏面以及牙弓不對稱的治療上,隱形矯正治療流程的設計至關重要,醫師的設計恰當加上接受治療的朋友好好配戴,在治療結果上甚至可以比傳統矯正更完美。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隱形矯正案例】側門牙錯咬/虎牙歪斜

作者:梁祐銘



C小弟是個害羞的男生,因為笑起來不太好看的關係讓他更靦腆了。
經過兩年的治療。終於可以讓他有一口整齊的笑容。




可能會有人想問為什麼要這麼久?
主要因為,如下圖所標示出來的這兩顆牙齒,是在隱適美矯正過程當中比較難以掌控移動的兩類型牙齒。分別是上顎右側的犬齒(虎牙)以及上顎左側的側門牙。



上顎的虎牙有很長的牙根,是口內第二強壯的牙齒。而移動強壯的牙齒自比移動下顎門牙的小牙齒來得困難。而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兩年內,這顆強壯的犬齒大概移動了大概九十度,梁醫師也在牙齒上面裝了附件來幫助牙齒移動;但即便有這樣的設計,牙齒移動過程當中也數度發生隱形牙套與牙齒不貼合的情況,還好C小弟願意好好配戴梁醫師設計的橡皮筋才勉強把這顆牙齒轉正。



另外上顎的側門牙由於型態的關係,本身就是個很難被隱形牙套抓住的牙齒。所以在移動這顆牙齒上面也受了些苦頭。


如果有興趣看是怎麼移動設計的再跟梁醫師說吧。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齒顎矯正醫師的末日


作者:梁祐銘

近年來隱形矯正瘋行,許多病患甚至是非專門做矯正的醫師都會覺得:既然只要一直換牙套就可以達成牙齒移動了,那我幹嘛還需要矯正醫師呢?天哪!這聽起來真是判了無數的矯正醫師死刑。




要探討這個問題要先從基本原理來回答,到底隱形矯正是怎麼移動牙齒的?


矯正醫師一開始會先決定好最終的治療目標,再利用模擬軟體決定治療過程的移動方向和順序,接著以3D列印方式依序製造出不同時期的齒列。使用者依序配戴每一副形狀不同的隱形矯正牙套後。由於目前齒列形狀與正在配戴的隱形牙套有些微不同,戴上去之後牙齒就會開始受力產生移動。


這跟現在各家公司都極力開發的自動駕駛車輛有一點類似。自動駕駛需要先決定好目的地,並且設定好路線,自動駕駛的軟硬體就會指引車輛在特定路口轉彎、加速、減速。最終在輔助駕駛員的監控下並適時地排除路上遇到的障礙,抵達原先設定的終點。




也就是說,不論是自動駕駛還是隱形矯正。都會需要三個步驟:1.決定目的地(治療目標)、2.選擇移動路徑(治療順序)、3.障礙排除抵達終點(解決過程當中問題,最後達成良好咬合並兼顧美觀)。


曾經接受過矯正治療的朋友應該知道,醫師會針對每個人的情況提出適合的治療計畫。但牙齒矯正這件事情除了基本的科學之外,其實相當牽涉到每個人的審美認知。所以針對同樣的情況。不同醫師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治療目標;再加上每位醫師的學習背景不同,每位醫師的治療順序也會不一樣。


也就是說,相同的狀況可能有五到十種的治療選擇。
講到這裡,數據分析師一定會不服氣了:那我只要收集足夠多的資料,來讓機器學習,就可以模擬世界上所有醫師的想法,並且提出這五到十種的選擇出來吧!


完全正確,我相信只要有足夠多的資料,並且將每種情況都設定適當的參數,一定有一天,軟體可以根據我們所收集到的資料,提出適合的治療計畫並且設定適當的牙齒移動路線出來。


既然這兩者的概念是有些類似的,那我們來看一個前一陣子的新聞:大概兩年前,UBER所發展的自駕車發生了一起車禍,撞上行人而造成行人死亡。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日前公布了調查報告:自駕車系統看到但無法辨識該行人,同時分心的司機導致死亡車禍發生。


什麼意思:看到了可是無法辨識?分心的司機?


簡單的說:就是軟體看到這個問題發生了,可是不了解這個問題會造成多大的災難,再加上本來應該要監控整個過程的輔助駕駛員完全在看手機,也沒有注意到問題的產生,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在牙齒移動的過程當中,也常常看到這樣的問題。牙齒就這麼大而已,比一個一元硬幣還小。只要過程當中有誤差一點,每一副累積下來的結果就會很多。舉例來說,一般牙齒移動的量大概在7 公釐左右,如果一個隱形牙套的誤差只有0.1公釐好了,只要十副隱形牙套就可以誤差到百分之十五!


而目前這樣的誤差還沒有辦法很準確的被隱形矯正軟體偵測出來,再加上如果治療的醫師沒有及時發現誤差、或是不知道怎麼處理問題的話,就有可能會造成咬合問題。前一陣子在韓國約有600名使用隱形矯正的患者集體對首爾的一家牙醫診所提起了訴訟。其中一名告訴人指稱他因為接受了矯正治療而導致咬合困難。




也就是說,隱形牙套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不論使用的是哪一個品牌,常常不能夠完美地如同電腦動畫的移動,而是需要時時去監控調整的。有經驗的矯正醫師價值在於能夠及時發現偏離路徑,並迅速挽救這樣的情況。




總的來說,隱形矯正跟自動駕駛一樣,都是正在蓬勃發展的工具,或許有哪一天真的能夠實踐全自動化的理想。不過在那天來臨之前,祝大家都能夠找到一位專業的齒顎矯正醫師,而不是搭上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的驚慌列車。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隱形矯正還要黏小荳荳?

作者:梁祐銘



隱形矯正過程中絕大部分的移動是依靠治療的朋友更換隱形牙套來達成移動,但仍有些步驟需要醫師的巧手才能達成。其中一個步驟就是需要在牙齒上面黏上各種形狀的小荳荳。什麼!不是隱形的牙套讓我可以拿上拿下而已嗎?為什麼還需要在牙齒上黏上其他的東西?


隱形牙套為了要讓治療的朋友可以自行配戴,所以並不是像傳統固定式矯正器黏著在牙齒表面。當矯正器黏著在牙齒表面的時候,醫師可以透過矯正線的彎折傳導力量到牙齒上面。這有點像是在要移動玻璃的時候,我們會在上面裝上吸環,再用手拿著吸環來移動的概念。




反過來說,如果是隱形牙套的話,因為要可以方便進食與清潔,所以當初在設計的時候就是要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拿上拿下。因此隱形牙套在移動牙齒的過程比較像是用手抓著一個花瓶在移動的感覺。再加上牙齒本身就是一個表面相當光滑的圓柱體形狀,這會讓想要施力的手(隱形牙套)更難握住花瓶(牙齒),更別說今天要抓住的是一個無時無刻浸泡在滑滑口水裡面的牙齒了。




如果想要打破這樣的限制,那比較好的做法不外乎兩種。第一可以嘗試戴手套:只要戴上手套就可以增加摩擦力,讓花瓶穩穩地被抓住,但是在目前的科技下,我們並沒有辦法改變隱形牙套內側的材質增加摩擦力。


所以就只好往第二種方法嘗試,醫師可以用跟牙齒幾乎一樣顏色的樹脂黏著在牙齒的表面,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形狀,這樣可以讓從很平滑的表面突出一塊東西(所謂的小荳荳)出來,讓隱形牙套更好抓住牙齒來移動。




其實這樣的黏著在牙齒表面的樹脂有它專門的名稱,叫做Attachment(附件)。最傳統的附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狀,如:長方形、橢圓形等。這樣的傳統附件就如同前面所陳述的目的一樣,是為了讓隱形牙套可以好好扣住牙齒所發展出來的。而這些基本的幾何形狀可以由醫師決定放置在牙齒上面的角度,希望利用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力量來順利移動牙齒。




隨著技術的演進,隱形牙套公司開始開發出了不同於基礎幾何形狀的附件,稱之為優化附件。優化附件的目的是希望能更進一步增加牙齒移動的效率。它主要會由一個平面以及一個曲面所構成。隱形牙套會特別在平面的地方施與額外的力量,而在曲面的地方增加額外的空間,讓牙齒更容易移動到設計的空間裏面去。




所以可想而知,不同形狀的優化附件擅長達到的牙齒移動也不一樣,醫師需要思考哪一種形狀的設計最符合牙齒移動的需要。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設計,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是否能夠正確地按照醫師的囑咐配戴,一般來說。如果沒有正確地將隱形牙套壓到底的話,除了不能夠有效率的移動牙齒之外,更有可能會造成牙齒往我們不想要的方向移動!!!正在做隱形矯正的朋友們,記得要按照醫師的囑咐來配戴,才能夠達到美好的治療效果喔。






延伸閱讀:【隱形矯正案例】戽斗改正、咬合平面調整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牙齒矯正潔牙秘笈

作者:梁祐銘

在傳統牙齒矯正過程中,固定式矯正器是牙醫師操控牙齒移動的最大武器。由於固定式矯正器黏著在牙齒上,24小時都可對牙齒施予力量,可以有效達成牙齒移動。然而也因為它一直都黏著在牙齒上,吃完飯常常就會有食物殘渣卡在上面,除了不美觀之外也造成清潔衛生問題,隨之而來的蛀牙以及牙周病問題讓人頭痛。
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清潔正在配戴矯正器的牙齒呢?


首先分享的是牙刷的使用。
在刷牙的時候建議建立自己的習慣順序,才不會漏掉哪裡沒有清潔到。由於牙齒上黏了一顆一顆的矯正器,所以在清潔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牙刷的角度。在清潔過程中至少需要轉三次角度來清潔:
1.牙齒與牙齦的交界。
2.矯正器的上方。
3.矯正器的下方。
過程當中由於手勢的方便,我們建議使用左右兩顆來回橫刷的方式進行,每兩顆牙齒刷15下再換下兩顆牙齒。




接著要來分享的是關於牙間刷的使用。
由於矯正器上面有矯正線綁住,常會有食物殘渣卡在矯正器的左右兩側,這時候就需要牙間刷的幫忙。牙間刷的使用上可以選用L型的牙間刷,方便清潔矯正器的左邊跟右邊。




在後牙的時候由於視線不良,建議在光線良好的地方、對著鏡子、用一隻手拿牙刷柄撥開臉頰。這樣才看得清楚牙齒以及矯正器的位置,並且牙間刷將彎折成一字長型(或是直接選用直線型長柄的牙間刷),好直接地刷到矯正器靠近牙齦的地方喔。






另外在使用牙間刷的時候,要特別記得不要很起勁的從頭到尾馬上清過一輪。應該要每清個三四個牙縫就用清水洗一下牙間刷,才不會將第一個牙縫的髒東西帶到第五個牙縫去。


看到這邊想必各位都已經累了!
可是我們還有個地方還沒有清潔到,那就是兩顆牙齒鄰接的牙縫。每一個牙縫都是由左右兩邊的牙齒靠在一起所構成的,所以在清潔的時候不是只是把牙縫裡的食物挑出來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將牙線靠著左右兩邊的牙齒做上下的刮除運動,這樣才能將上面的所有牙菌斑都一起清乾淨。


算算看,在矯正過程當中全口大概會有24顆到28顆牙齒,會有22~26個牙縫要做清潔!!!在沒有做矯正的情況下,將軟軟牙線卡入牙縫裡面做清潔就有一點點難度了。如果又有上面的矯正器做干擾。那…感覺就是個累死人的工程。
好家在有超級牙線這個東西,請看介紹。




在配戴矯正器的過程當中,牙刷以及牙間刷應該要隨身攜帶,三餐吃完飯後都要使用。不然吃完飯後如果美美的牙齒上面卡了綠色菜渣,就有點尷尬囉。至於超級牙線的部分實在是有點花時間,如果三餐中間有時間好好清理最好。但是由於生活繁忙,中間可能很難擠出完整時間好好清潔。所以至少晚上睡覺前要徹底清過一次口腔再去睡覺。


一般而言,用這三項工具清潔有全口矯正器的時間至少會要20~30分鐘左右。所以如果您發現自己的清潔時間平均不到10分鐘的話,那可能代表您清潔的不夠徹底。


徹底?剛剛這樣做還不夠徹底嗎?
如果可以每一次都徹底地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做清潔,那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新手在一開始進行矯正刷牙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死角。可是自己又看不出來到底有沒有清潔乾淨。
這時候就會需要牙菌斑顯示劑的幫忙了。




請在以上三個潔牙步驟都完成之後,用牙菌斑顯示劑漱口看看,如果用牙菌斑顯示劑後發現還有地方有紅色,那就是那個地方還有牙菌斑殘留了。這個時候請不要用牙膏來輔助,單單用清水、牙刷、牙間刷、超級牙線這些工具再把沒有清乾淨的地方再刷一次。
然後終於可以睡覺了﹋(虛脫)


是不是每一次做完潔牙都會需要用牙菌斑顯示劑呢?我的建議是:在第一次裝上矯正器的前一個星期每天使用。這樣可以讓我們熟悉哪邊是自己常常有的死角,就可以針對死角的地方特別加強。等到已經比較熟悉哪裡是死角之後,可以改成每個星期挑選一天使用就好。畢竟我們都是有惰性的,久了總是會有些地方會疏忽掉,這個時候再讓自己再來檢測一下、加強一下就可以囉。


那你可能會覺得,天 哪 這 真 的 太 麻 煩 了。這樣的情況真的沒有辦法有個比較人性化的解法嗎?是的,這個時候如果情況許可,我們可以改用活動式的隱形矯正器。由於隱形矯正器(如隱適美)可以拿下來吃飯,吃完飯刷完牙之後再帶回去。所以清潔牙齒上方便許多許多。


但也因為活動式隱形矯正器可以拿上拿下,它同時也造成了矯正上的另一個難題,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延伸閱讀:沒有做矯正也可以讓牙齒變漂亮?


更多矯正中適合的食譜請按:梁醫師小廚房





特別致謝林俊傑牙醫師授權影片使用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個人簡歷

從各角度為您著想的矯正醫師。




Instagram:ladorthodontist



願望:

矯正療程往往是以年來作單位計算的治療,有許多人在治療之前沒有辦法完全了解醫師在說什麼就決定要開始治療。

我想要盡可能為您消弭醫病之間的落差,因此我寫了矯正小知識這個專欄,我會盡量在這為您解釋矯正醫師的腦袋中究竟在想什麼,好讓大家都了解做了矯正治療之後可以獲得那些改善?治療過程中您需要做哪些幫忙?或是什麼時候再開始做治療會比較恰當?

希望您可以在這個專欄中找到您想要的解答,若是有不清楚的部分也歡迎與我聯絡。







現職:

士林頌恩齒顎矯正診所副院長
(02)2882-6789
圓山大龍牙醫診所主治醫師
(02)2595-6621
三重頌恩牙醫診所主治醫師
(02)2857-7905
桃園用心牙醫診所主治醫師
(03)335-0159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兼任講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特約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學術委員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命題委員






學經歷及榮譽: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士
前臺北榮民總醫院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102年最佳論文獎
臺北榮民總醫院最佳實習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最佳教學總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最佳教學主治醫師


臨床專業:

孩童顎骨發育矯正
青少年齒顎矯正
正顎手術規劃
成人齒顎矯正
跨科合作治療
隱形矯正(隱適美認證醫師、隱適美講師)
數位矯正

證書: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齒顎矯正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教育部訂講師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小朋友什麼時候要去看矯正牙醫?


作者 : 梁祐銘

門診有時會遇到關心小朋友生長發育的家長跑來問:醫生醫生,我的小朋友現在需不需要做牙齒矯正阿!!!

也會遇到明明很久以前就應該要做矯正的朋友,可能因為一直沒有遇到幫她全口好好評估的醫師,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治療期。

所以今天就要來跟大家分享,到底什麼時候應該要找矯正專科醫師來做評估呢?




小朋友應該在七歲時先找矯正專科醫師評估,之後建議至少每兩年一次回診追蹤。


上下顎骨的生長潛力


對於有戽斗或是暴牙的家族史的小朋友來說,矯正牙醫可以利用小朋友才有的生長潛力,改善上下顎骨的發育差距。

這樣的治療方式或許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嚴重的戽斗或是暴牙的顎骨問題,但是可以簡化後續治療的困難程度。

因此,如果想要儘早利用原有生長潛力,務必在八歲之前先找矯正專科醫師評估。




恆牙的換牙順序


換牙順序則告訴我們即將萌發的恆牙是否發生異常的狀況。家長們只要抓住一個大原則就能夠及時發覺是不是有問題喔,那就是:左右對稱性

原則上來說,人體大致上左右對稱,牙齒的萌發也是一樣的。

兩邊萌發時間的差距應小於六個月,若左邊牙齒在一月已經萌發了,右邊牙齒應該要在七月之前就看到他冒出頭來。

如果超過了正常的時間還沒有冒出來,可能是有東西擋在它的萌發路徑上,也可能是先天單側少了一顆牙齒。




有些時候兩側牙齒會同時出問題,例如:上顎的犬齒經常雙側同時阻生;第二小臼齒可能雙側同時先天缺失。

這兩種情況都會在十二歲前發現蛛絲馬跡,因此,如果錯過了前面的評估期,建議一定要在十二歲之前給矯正醫師評估。


不良口腔習慣戒除


良的口腔習慣戒除主要包括了兩點:吸咬外物以及舌頭位置

人的牙齒只要一天受到超過六個小時相同的力量,就會產生明顯的移動。如果一直不停地咬手指、鉛筆或是嘴唇,就容易造成上面門牙向外翻,變成像兔寶寶一樣的暴牙;




舌頭的力量也不能夠被輕忽。我們不太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拿著鉛筆在啃,舌頭卻無時無刻都位於牙齒的後面。




如果沒有注意舌頭位置,舌頭不停向前頂牙齒的話,常造成整排前牙都向外翻,形成前牙開咬(牙齒咬起來時,上下顎的前牙沒有接觸在一起,導致前牙失去切斷食物的功能,發音、甚至美觀也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