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麻油雞麵線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港式肉丸粥
作者:梁祐銘
這兩天台北開始有些冬天的濕冷氣息,是時候來碗綿密的粥暖暖胃。
港式粥與台式粥的最大差別,莫過於兩者的米粒爛熟程度不同。猶記得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澳門吃到當地的粥,真是驚為天人:絲滑入口、香濃回味。跟在台灣吃慣的虱目魚粥完全不同。
粥底是港式粥的精華,要熬到米粒爆開釋出米華。就傳統的老師傅來說就是要花時間慢慢熬。可是我們日常生活實在是太忙,因此我在家試了幾次想要煮出那樣的味道出來卻怎麼也沒成功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梁醫師的偷懶做法:港式肉丸粥。
米先輕輕洗好,瀝乾水之後放進冷凍庫裡冰一個晚上。
將市場買回的豬粗絞肉用醬油膏、芫荽粉、南薑粉、蒜末、胡椒醃製。我喜歡將這些材料重複翻拌剁切,讓他變得更細緻,比起外面的細絞肉可以保留更多肉汁。
隔天先將十倍的水煮滾再把冷凍的生米下鍋,大火滾五分鐘的過程用湯勺持續朝著同一個方向攪拌,讓米粒均勻散開後先讓米粒休息一下,利用餘溫將米粒悶更熟。
這時另起一平鍋,用橄欖油將鮮干貝煎至兩面上色,將橄欖油以及干貝同時放入煮了一半的粥底。
再轉小火煮30分鐘。中間三不五時還是要去攪拌一下。
(如果真的沒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偷懶用壓力鍋去煮,同時在鍋底放一支湯匙比較不會燒焦,並且注意不要開大火,利用壓力鍋保溫很強的特性用小火就好)
等粥都煮好了,將醃好的肉末用湯匙塑型成小球,放入熱騰騰的粥底用小火將肉丸悶熟。
這時再放上蔥花、紅蘿蔔絲、滑蛋等配料就完成啦。
延伸閱讀:矯正治療中的飲食指南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智齒拔不拔
作者:梁祐銘
午後,穿著體面的中年男子走進了梁醫師的診間:
「醫師,你可不可以幫我多保留一顆牙齒?」
梁醫師仔細看了一下,前排牙齒的咬合都很好,可是最後面的牙齒看起來怪怪的。
照了X光片才發現原來下顎的第二大臼齒被後面的智齒頂到,造成牙齒吸收了一大圈,該怎麼處理實在是件棘手的事情。
正當梁醫師還在思考的時候,接著報到的中年女性也問了護理師:「樓下的醫師說我的第二顆大臼齒壞掉了,可以幫我把智齒拉過來取代嗎?」
一般來說,智齒大概會在17、18歲萌發。請在這個時間點先來找齒顎矯正科醫師來判斷你的智齒對你來說有沒有用。
沒有用的智齒趕快拔
如果沒有用,矯正醫師會判斷這顆智齒造成隔壁牙齒壞掉的機率是高或低。
如果可能影響到隔壁的牙齒,我會建議盡早拔除後面本來就用不到的智齒,以利照顧前面的第二大臼齒。
25歲以前的骨頭比較軟,拔除智齒的難度相對較低,拔除之後的傷口癒合也會比較好。
越晚拔除不只骨頭較硬、拔除智齒的困難度更高之外,很可能提高我們前面提到的造成前面牙齒壞掉的機率。
為了一顆本來就該拔掉的智齒而連累前面好的牙齒,實在很冤枉!
那有有用的智齒嗎?
當位於前方的第一或是第二大臼齒壞掉時,利用智齒來取代前面壞掉的大臼齒就是個不錯的選項。
可以看到上面的這個例子,上下各有一顆第一大臼齒蛀得很厲害了。梁醫師最後拔掉了這兩個爛掉的牙齒並且用後面的智齒來做取代。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智齒其實是上天保留給大家的禮物,讓你前面牙齒壞掉的時候還有個備胎可以用。
壞掉的牙齒都可以用智齒來做取代嗎?
矯正醫師在移動牙齒的時候,不單單是移動我們眼睛看到的牙冠而已,更重要的是連骨頭裡面的牙根也要跟著移動,如此將來的咬合才會好。
也就是說,當今天牙根距離的越遠的時候,矯正的難度就會提高。
反之,當牙根距離越近的時候,要把智齒往前拉攏的難度就會比較低。
除了牙根的距離之外,年齡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年輕人的新陳代謝比較快、骨頭比較軟,移動這樣的牙齒可能性就會比較高;反之,年齡越高,要移動這樣的牙齒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當然在考慮要移動牙齒的過程中,梁醫師還要評估牙根的形狀、牙齒的角度、咬合的情況、咬力的大小、垂直空間的距離、(以下省略一百字…)。
所以,請在17、18歲之前先去找齒顎矯正專科醫師做個全面性的評估。
梁醫師不只評估你的外觀,我更在意你的功能與健康。
延伸閱讀:拔除智齒之後的空間利用
延伸閱讀:抽過神經的牙齒也可以做矯正嗎?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戽斗系列文章】非手術矯正掩飾戽斗
作者:梁祐銘
面對錯咬的成人朋友,如果情況沒有嚴重到需要手術,梁醫師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要解決錯咬建立穩定的咬合之外,還希望可以盡可能地掩飾戽斗前凸的下巴。
我們曾經在前面的文章談過:小朋友戽斗的下顎骨生長是無法被抑制的。而在成人身上要能夠透過矯正來影響下顎骨的實際長度更是緣木求魚。
因此若是想要掩飾下顎骨從側面來看較為前凸位置的話,就只剩下利用垂直高度的增加來掩飾前凸的下巴了。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在某些賣場的穿衣鏡怎麼穿怎麼好看吧,原因就是它們偷偷利用曲面鏡拉長了你的身型。
梁醫師在矯正前也會從各個方位來評估接受治療的朋友的臉型,短臉型的朋友如果可以增加一點垂直高度來拉長臉型,就可以變得比較鵝蛋臉一些。而拉長臉型除了從正面看可以讓臉部比例更好之外,原先在比較前面的下巴就可以轉到比較後方。
之所以可以這樣子是因為我們負責張閉口的顳顎關節有著一定的彈性範圍,在張口的時候會以顳顎關節為中心來做旋轉,如此一旋轉開來,下巴就會從比較前面的藍色位置移動到比較後面的黃色位置了。
在這樣處理完之後,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他的原本地包天咬合回復到正常的咬合、不正的中線盡可能回正、而側面的輪廓也更顯得柔和美麗。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這樣子的處理。如果原先臉型就已經偏長的話,還想要再把下顎骨在旋轉開來只會造成過長的臉型,最後結果也不見得好看。
相反過來,如果今天是一個比較短臉型的戽斗朋友來求診的時候,如果可以拉長一點臉型,不只從正面來看可以有更好的臉部比例,從側方來看也可以讓前凸的下巴向後退。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要想要達到這件事情並不容易,除了打開下巴之後要如何讓牙齒咬密合就相當挑戰矯正醫師的技術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子會來阻擋這件事情,就是肌肉的長度。
短時間內拉長肌肉的長度並不簡單,即便是有兩三年的治療時間,往往治療過程還是只能拉長一些。特別是原本咀嚼肌就相當強壯的朋友們更是困難,常常在醫師試圖增加垂直高度的過程當中,打開了一些高度;然而本來強壯的咀嚼肌之後又把增加的高度咬回本來的樣子。
也就是說,要想達到這件事情,並不完全是矯正醫師的功勞,接受治療的朋友是否能按照醫囑放鬆拉長肌肉更是個重要的功臣。
延伸閱讀:【隱形矯正案例】戽斗掩飾性矯正
延伸閱讀:早期矯正錯咬的好處
延伸閱讀:戽斗的治療時機是什麼時候?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文章】 早期矯正錯咬的好處
作者:梁祐銘
對梁醫師來說早期錯咬的改正最主要有以下二個好處。
免除因錯咬而造成的牙齦萎縮
當上、下牙齒彼此咬合的角度與正常的生理功能不一樣時,原本身體設計來抵抗正常咬合力的構造就會無用武之地。在小朋友身上最常見的莫過於下顎前牙的牙齦萎縮。
在戽斗的小朋友身上,當上顎前牙不停地撞擊下顎前牙,對於下顎前牙往往會造成一個往外推出去的力量,這個力量除了會造成下顎前牙往外移動,連帶地也可能造成下顎前牙的唇側牙齦萎縮。
如果在早期就能夠矯正錯咬,牙齦萎縮情況就可以控制住,甚至透過小朋友的生長潛能而使得牙齦再生回來。
讓上顎有機會跟上下顎的生長
如同上面所提到:當位於內側的牙齒不停撞擊位於外側的牙齒的時候,會促進位於外側的牙齒繼續向外移動。
原本正常咬合的牙齒咬合的時候,小朋友下顎的牙齒會推動上顎往前生長。
可是在錯咬的小朋友身上,下顎牙齒已經位於上顎牙齒的外側了,再怎麼咬起來都還是在上顎牙齒的外側,沒有辦法經由咬合力促進上顎的生長。
因此,若可以在早期改正錯咬,我們就有機會多出一個咬合的助力,期待可以發揮小朋友原有的生長潛能,讓整體發育回到正軌。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文章】 抑制下顎的生長
作者:梁祐銘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戽斗的治療時機,這篇我們要來聊聊我們有沒有可能抑制下巴的生長呢?
相信有不少人聽過,如果是發育過早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注射性早熟抑制針來延長長高的時間,那醫學上有沒有辦法來抑制下顎骨的生長,讓小朋友不會長成一個大戽斗呢?
大約在30年前左右曾經風行過這樣的治療,利用一個有彈性的繃帶從頭綁到下巴(稱之為頷托),希望利用這樣的力量來抑制下顎骨的生長。
一開始的效果也的確非常好,治療後大約一年就可以明顯看到有戽斗的情況減少了,於是,利用頷托來抑制下顎骨生長的治療蔚為風行。
然而這些治療的持續效果多半是有限的,Sugawara早在1990年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他找了具有戽斗傾向的小朋友來進行,並把他們分成三組實驗組、一組對照組來進行研究。
三組實驗組各自從七歲、九歲、十一歲開始進行下顎骨抑制的治療,每天配戴裝置十四小時以上,並且治療持續五年左右;
而對照組則完全不做事情。這四組都一路觀察到十七歲再進行最後的評估。
最後結果發現:有進行治療的小朋友的確在接受治療的前兩年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後續的下顎生長往往又掩蓋了原先治療期間的生長抑制效果。
等到十七歲再來做最後評估的時候,發現有接受治療的三組實驗組下顎骨長度的確較小,然而與對照組之間比起來並沒有顯著差異!!!
不過即便1990年就有提出這樣的研究資料了,後續還是有許多學者繼續探討抑制的效果如何,然而其中多數研究都沒有足夠的追蹤時間。
而有五年追蹤時間的Linlin Chen和十五年以上追蹤時間的B. Wendl也都提出了類似的報告結果:針對下顎極端生長傾向的戽斗小朋友早期治療沒有辦法達到穩定的效果。整體治療後大約有四成的小朋友又回到錯咬的情況。
所以,如果明顯以下顎骨生長為主的戽斗小朋友,梁醫師還是建議我們在青春期之前盡可能採取阻斷性的治療為主,不要貿然花了大把的費用最後的結果可能還是不如理想。
至於上顎骨生長缺乏導致戽斗的小朋友,我們則應該在青春期前就應該要開始積極治療,好幫助上顎骨的生長可以跟上進度。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戽斗系列文章】治療的時機
作者:梁祐銘
一日,法鬥媽媽帶著她的小寶貝來:「醫師,可以幫我治療他的戽斗了嗎?」
梁醫師慎重檢查了之後,覺得有好多事情要做說明,所以決定寫篇文章給有疑問的爸爸媽媽們一起參考。
戽斗是東方人常見的不正咬合類型,也就是俗稱的地包天。而戽斗主要可以分成兩類:上顎內縮或是下顎突出。
因此針對成人的戽斗治療不外乎把上顎拉出來或是將下顎退回去,至於這兩者要做到多少就要由臉形外觀、齒槽骨、牙根角度以及牙齦等因素綜合判斷之後再決定。
然而針對小朋友的戽斗治療,經過多年的研究後,醫師們對於不同治療方式的結果已經有了相當的掌握,但不同學派的醫師對於治療方向、使用工具、治療時機等仍然各有各的認知。
這系列文章,梁醫師盡量從科學的客觀角度挑選證據性較高的期刊論文給大家參考。這篇文章會是最簡單的開端,讓大家有個基礎了解。
先把結論寫在前面:
戽斗的治療常是馬拉松的長期努力,從七歲左右就先給矯正醫師評估有沒有機會幫上忙,並且在每個階段設特定的目標,以減少家長的負擔及小朋友的不舒服。
還記得之前文章提過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生長的順序不太一樣嗎?文章連結請點此。
誰要早治療
- 六、七歲就可能發生前牙錯咬而導致下顎門牙牙齦萎縮。
- 因上顎側方狹窄而產生後方牙齒錯咬可能導致顳顎關節問題。
- 有上顎犬齒阻生的問題。
- 假性錯咬:因為前牙干擾而使得嘴巴合攏的時候不自覺向前咬
上顎絕大部分的生長發生在青春期前。而上顎骨內縮類型的小朋友,常常會有以上幾種問題需早點開始進行治療。
矯正醫師針對這幾種情況會先進行阻斷性矯正治療(Interceptive Treatment),希望在這個階段利用簡單的治療來減少後續發生嚴重問題的可能性。
因此針對有需要的小朋友,梁醫師常會合併肌功能訓練、撐寬上顎骨縫以及促進上顎骨頭前移的裝置來做治療。
藉由這些治療方針,讓上顎骨在生長的時候可以增寬並且向前,藉此跟上之後青春期才會猛烈發動的下顎骨生長,減少變成月亮臉的戽斗可能性。
除了減少後續的骨骼戽斗情形外,也讓齒列有機會在這個時期回復正常,減少後續產生下門牙牙齦萎縮的可能性,並且改正後方錯咬而減少產生顳顎關節問題的機會,並且希望增寬空間讓上顎犬齒能順利萌發出來。
誰要晚治療
相反的,如果是由於下顎骨發育過多而造成戽斗的話,梁醫師建議最終完整的治療應該要推遲到生長幾乎都完成之後再開始。
曾有一派學說認為應該要盡可能抑制下顎骨的生長來幫忙這樣的小朋友,所以讓小朋友配戴從頭部延伸到下巴的橡皮繩,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減少戽斗的產生,時至今日,仍然有部分治療醫師仍然擁護這樣的治療方針。
然而日本的矯正大師Sugawara曾經做了長達十年追蹤的研究,他發現在小朋友接受治療初期有著不錯的抑制下顎生長效果,然而過了五六年進入到青春期後,原本顯著抑制的效果卻漸漸變成跟沒有接受治療的小朋友差不多了。
而下顎骨發育過多的情況常常不只表現在前後方向而已,嚴重的甚至可能表現出臉部歪斜或是長臉型的開咬。
這種情況如果發展得比較嚴重,梁醫師就會強烈建議等到成年之後再來做完整的治療,如果在青春期的時候冒然介入,治療效果往往趕不上快速的下顎骨發育,最終還是以不盡理想的咬合結束治療,這其中小朋友的煎熬更讓人不捨。
總結
對梁醫師來說,小朋友的心理健康、身體發育與咬合一樣重要,我會在進行完整評估之後,盡可能選擇比較高科學證據支持的方法來幫助有需要的小朋友。
有人可以在七、八歲就開始治療並且完成,有人則需要一路到成年才能同步達成外觀以及齒列的改善,但不管怎麼樣,我會本著幫助小朋友而不是讓他多受苦的心陪他走過。
延伸閱讀:小下巴的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早期矯正錯咬的好處
延伸閱讀:戽斗合併缺損骨頭的處理
延伸閱讀:【隱形矯正】戽斗改正、咬合平面調整
延伸閱讀:【戽斗系列文章】非手術矯正掩飾戽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