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梁醫師小廚房】秋天養身:洋蔥菇菇馬鈴薯濃湯

 作者:梁祐銘


雖然前幾天才剛過立冬。但是今天實在是有夠熱,就像是秋老虎一樣。


不過大家知道嗎?在中醫的理論來說,秋天屬金,而在五行相對應的內臟是「肺」,而秋天的燥熱之氣容易傷肺,因此面對這樣燥熱的秋天,我們飲食上應該要以淡補為主,使用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食同源的食材為主。


而白色食材跟秋天一樣都是屬金,所以在中醫的理論當中,多吃白色食物可以補肺




今天梁醫師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整鍋都白色食材的:洋蔥菇菇馬鈴薯濃湯。


食材準備:洋蔥一顆切絲、各種菇類、馬鈴薯一顆、鹽巴黑胡椒少許、牛奶、蒜頭數瓣。



1. 倒入少許橄欖油之後以中小火熱鍋

2. 炒軟切絲的洋蔥後、再下各式菇類繼續炒到金黃色。




這個步驟尤其重要,可以先把菇的水分炒出來之後再鹽調味、再繼續把食材炒到金黃色,如此一來本來菇的草味才可以完全去除。

3. 菇炒到一半之後再下蒜頭進去炒,可以避免蒜頭不小心炒焦了之後產生苦味。

4. 馬鈴薯切丁去電鍋蒸透。

5. 倒入適量的鮮奶跟剛剛炒過的食材至深鍋、並且把熟透的馬鈴薯丟進去用攪拌棒一起打碎。




6. 最後灑上一點胡椒就大功告成啦


保證是個只要有耐心就可以煮出跟餐廳一樣品質的濃湯喔,在這種天氣變化多端的秋天來上一碗,絕對有滿滿的幸福飽足。





延伸閱讀:冬天適合吃的食譜:麻油雞麵線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不對稱牙弓的治療【隱形牙套的優勢】

作者:梁祐銘


隱形牙套在處理不正咬合上有幾個優勢:1. 牙弓撐寬2. 後牙下壓、還有一個是大家比較不熟悉的3. 不對稱施力。

尤其是在不拔牙的情況之下,做到不對稱的牙弓調整是隱形牙套所擅長的。




今天梁醫師主要來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最後一個:不對稱施力調整不對稱牙弓。

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對稱,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之下,矯正醫師會盡量設計力學好減少不對稱性,使得完成之後的笑容更和諧美觀。

有些人的不對稱可以單靠矯正就可以掩飾掉,但是有些人的不對稱則需要合併正顎手術才可以。

但不論哪一種情況,矯正醫師都需要想辦法創造出左右不對稱的力量出來,才能讓最後的牙齒位置符合矯正醫師的想望。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個嚴重不對稱顎骨歪斜,需要合併正顎手術的案例。



齒性補償Dental compensation


當顎骨偏離正常位置時,上下牙齒本來會因此而咬合不到。但是在生長過程當中,牙齒會傾向補償這樣的顎骨偏離,使得牙冠的地方還是可以些微碰到,但牙根還是位於本來偏移的顎骨當中,這時的牙齒的軸向會偏離本來該有的角度,我們稱之為齒性補償(Dental compensation)。




我們可以看到在治療之前的上下顎都往左側歪斜,這時候牙齒為了可以咬在一起,上顎牙齒會往左傾斜、下顎牙齒會往右側傾斜,好讓咬起來的時候勉強還可以有些咬點好使得咀嚼功能不致於完全喪失。

如果今天選擇要進行正顎手術將上下顎骨擺回正常的位置,我們就必須要先把齒性補償的情況去除(Dental decompensation):也就是先根據骨頭的基底把牙齒的軸向扶正。




接著再把骨頭擺回正常的位置,如此一來上下牙齒才能夠有正確的軸向施力,而不是讓牙齒在歪斜的軸向施力。




這就好像在釘釘子的時候,一個垂直表面90度的釘子能夠承受的力量,與一個歪斜45度的釘子能夠承受的力量一定是不一樣的。





話說了這麼多,我們回來看看這個案例。因為下顎牙齒軸向都是往右邊偏斜。所以我們需要有力量把牙齒向往左邊做移動,才能夠把牙齒的軸向回歸下顎骨的基底。




當我們要把整個牙弓進行都往左邊的移動的時候,傳統固定式矯正很難不添加其他的外力、只靠單顎的牙弓就完成這樣的施力。但是在隱形矯正則有機會靠單顎的牙弓中力學就達成這樣的目標。

一起來看看牙齒的移動過程吧。



透過像這樣的不對稱施力以及手術醫師的幫忙。我們可以成功的將原本的嚴重不對稱咬合回歸緊密咬合。





因為手術擺正了骨架,臉部的歪斜情況也得以大幅改善。



對我來說,每個來找我治療的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會先仔細診斷後,再選擇適當的工具、方法來做治療。

p.s. 部落格的文章是寫給所有人看的。如果是牙醫專業的朋友們想要看完整版的分析。請見DOI: 10.38209/2708-2636.1137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在不拔牙的情況可以往後退多少呢?

作者:梁祐銘


我們之前曾經聊過:如果可以利用齒列後方的空間,也有機會在不拔除小臼齒的情況下達成排整齊牙齒的目的,甚至有機會可以讓整排牙齒向後退改變外觀。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在不拔牙的情況之下,利用齒列後方的空間,將上顎齒列大幅後退,進而達成改善暴牙的目的。




L是個開朗的女生,每次來總是很有禮貌地跟我進行互動。
但在還沒治療之前。前面凸凸的門牙讓他覺得有些困擾,除了較不漂亮之外。總是沒有辦法很好地合攏嘴唇。

梁醫師評估了之後,覺得她的鼻子以及下巴的線條都很漂亮,只要我們能夠有效地達成上顎前牙的後退,就有機會可以讓嘴唇以及笑容更好看。




所以最後梁醫師選擇用上顎的迷你骨釘加上橡皮筋進行牽引,讓上顎齒列整個向後退,最後也可以在不拔牙的情況之下完成漂亮的笑容。







所以可以往後退多少呢?


過往的研究多半顯示:在不拔牙的情況之下上顎大臼齒在露出牙齦的牙冠部分可以向後退1.4~5 mm。

不過,真正重要的是今天的後退。是只有牙冠的部分向後退而已,還是連牙根的部分都可以達成有效地後退?




因為我們的對於牙齒的施力都只能夠從牙冠進行。因此在向後退的時候,如果沒有控制好,常常就只是牙冠向後退,牙根沒有跟著在骨頭內移動,我們稱之為controlled tipping movement,

而這樣的移動常常穩定性比較不好,因此在進行矯正的時候。梁醫師會希望。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要盡可能達成牙根的移動,我們稱之為Bodily movement。




如果考慮到牙根可以向後退的量的話,研究則顯示我們可以將上顎大臼齒的牙根向後退1.8~3 mm。(Sugawara, 2002. Kyung, 2009. Jing, 20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施力點常常都只能夠在牙冠而已,所以要把力量傳導到牙根尖,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能夠把力量傳到牙根尖多少,最主要取決於矯正醫師對於力學的設計有多好。

第二個原因則是:齒槽骨在解剖位置上的限制。齒槽骨是有它的邊界的,我們沒有辦法把牙齒移動到骨頭之外。而上顎齒槽骨在後方的邊界,我們稱之為maxilla tuberosity。

在2D的X光片裡面,我們可以參考測顱X光片,一般來說,pterygoid fissure就是上顎齒槽骨的最末端了,我們可以藉此來判斷maxilla tuberosity的位置在哪。




也就是說,如果要想達成大幅度的齒列後退,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有良好技術的齒顎矯正醫師、以及在齒列後方有足夠的齒槽骨可以移動牙齒。

回過來看這個看這次梁醫師將上顎牙齒後退了多少,在上顎大臼齒牙冠的部分大約向後退了5.5 mm左右,而在牙根的部分則向後退了4mm左右。




而在前牙外凸的部分當然也在矯正之後有了良好的改善,笑起來是不是更迷人了呢。








感謝L的配合以及信任,我們才能在一年半就達成這麼顯著的改變,也祝你出國進修一切順利,在世界每個地方綻放你的自信笑容。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Thank you, Roger Federer. 時間的刻痕

作者:梁祐銘


有多少人今天觀看轉播看得淚流滿面?

費德勒,我心目中網球界的GOAT,謝謝你,帶我認識了網球可以多麼優雅,力與美的展現就如同跳舞一般賞心悅目。


從動作中雖然可以看得出歲月在優雅的網球之王身上留下的痕跡,但是絕對不影響所有觀賽者心中的感動。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就像我一樣,去找出了他風華正盛的影片重溫當年的感動,不找還好,身為每天都在看著人臉想著要怎麼雕琢的矯正醫師一看之下,竟然發現他臉上的變化就如同他的動作一樣都是教科書等級。



矯正因為每天都在面對人臉的變化,因此過往也有許多大師做了關於年齡對於臉部骨頭以及軟組織的變化。


簡單來說,我們的臉並不是在青春期之後就停止生長了,美國密西根大學曾經做了長期的研究:研究從17歲一路到57歲臉部的變化。


結果發現:從17歲到47歲這一段時間。其實臉部都還是有相當明顯的變化。尤其是鼻子跟下巴會變得更為明顯。而這一點在男性身上遠比女性身上來得顯著。





雖然神也會老,歲月會在臉龐、身體留下刻痕,但有些內心散發出的底蘊是不論如何都無法被遮掩的。



Thank you, Roger.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地震。上顎骨擴張

作者:梁祐銘


這兩天的地震好大,連在台北的梁醫師都感覺到好大的搖晃,大家都還好嗎?



台灣位在板塊隱沒帶,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不停地和歐亞板塊推擠,兩個板塊互相隱沒(按1),所以產生了大大小小的地震。梁醫師這張照片就是在花蓮玉里所拍攝的兩塊板塊交界處喔。(按2





你知道嗎?我們頭臉部的骨頭也像是一塊一塊的板塊拼成的,但是和台灣的隱沒式板塊交界不同的是,我們頭臉部骨頭交界處則是像東非大裂谷或是中洋脊一樣,是以彼此相對分離的方式移動。

在板塊的分離處會有新的岩漿湧上來,使得板塊的大小慢慢變大。而我們的臉部在生長的時候,也是以類似的方式,骨塊慢慢長大,使得骨塊的中心點彼此之間越離越遠。




在從出生之後到青春期結束生長為止,會有新生成的骨頭慢慢地堆積在兩塊骨頭的交界處(我們稱之為骨縫)。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當中,除了骨頭長大之外,原本又寬又軟的骨縫也會慢慢的變窄變硬,最終幾乎使得兩塊骨頭融合在一起,形成堅硬的頭骨以及臉骨。

在整個頭部當中除了下顎骨之外,我們的上半臉部都是以這樣骨塊分離的模式生長,因此矯正醫師就可以利用這樣的特性進行上顎骨擴張的治療。


什麼樣的人需要上顎骨擴張?

上顎骨發育不足的朋友需要進行上顎骨擴寬,常常會在臨床上看到有這樣困擾朋友的中臉部不論是前後方向、或是左右的側方發育都沒有那麼多,因此對於中臉部的軟組織的支撐也較為缺乏,常常會觀察到在眼眶下緣顴骨的地方顯得比較平坦(也就是比較沒有蘋果肌)、上唇弧度也常常比較內縮、嘴角也往往顯得比較下垂、笑起來露出的牙齒量也比較少,乍看之下好像會比較不開心的樣子。




除了在外觀上的不同之外,在口內的咬合也常常可以看到有像是前牙反咬、左右側錯咬、甚至因為上顎骨的發育不足而使得牙齒也沒有空間可以生長,最常見的是上顎犬齒沒有空間可以生長因此有虎牙暴牙甚至是完全長不出來的阻生齒。




面對像是這樣的空間不足,矯正醫師可以選擇單單只擴張牙弓來在處理,或者是要合併上顎骨的骨塊擴張進行治療。


什麼是擴弓?

一般所謂的擴張牙弓,指的是我們今天擴張的只有在牙齒周圍的齒槽骨而已但是對於齒槽骨基底的上顎骨並沒有額外的移動(按3)。當今天目標是進行類似這樣的移動時,隱形牙套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什麼是上顎骨擴張?

如果今天是想要達成上顎骨的移動。我們需要利用剛剛所提到的上顎骨之間的骨縫。當我們可以將足夠的力量傳導到上顎骨,我們就可以分開上顎骨之間的正中骨縫,而分開的骨縫中間會有新生成的骨頭慢慢長進去,使得上顎骨的骨塊變大,透過這樣的方式增加上顎骨的容積,就有機會可以把本來不整齊的牙齒排列整齊。




上顎骨擴張除了可以把增加上顎骨的容積之外,因為我們的移動方式不只侷限於牙齒和齒槽骨,這是整塊上顎骨的移動,連比較靠近鼻部甚至是眼眶周圍的上顎骨也會跟著擴張,甚至是可以帶動上顎骨跟著往前方移動,因此對於中臉部的支撐效果會比單純只有進行齒槽骨的擴弓更為明顯。

除了對於上顎骨擴寬之外,因為我們的鼻腔是被上顎骨所環繞著,因此這樣的上顎骨擴張也會同步增加鼻腔的體積,常常可以觀察到進行完上顎骨擴寬的朋友呼吸起來也變得更順暢。因此在梁醫師的時候進行矯正前評估的時候,也會把呼吸道的因素納入考量。



按1:台灣的斷層隱沒方向
在台灣的東北方是菲律賓海板塊沿著琉球海溝衝到歐亞板塊之下,而在台灣的南方則是相反,是歐亞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

按2: 歐亞、菲律賓海板塊交界
這個交界碑位於玉富自行車道的玉里大橋上,這原本是“舊花東鐵路路線”但由於板塊的擠壓運動造成橋墩嚴重隆起,因此2007年臺鐵改線之後,這條舊鐵道改建為玉富自行車道,成為獨一無二會長高的自行車道。

按3:齒槽骨是骨頭嗎?
齒槽骨在解剖學上並不是一塊真正的骨頭。是因為有牙齒從上顎骨以及下顎骨當中長出來,齒槽骨才得以形成,因此齒槽骨只能算是上顎骨或是下顎骨末端的一部分而已。我們可以把上顎骨想像成是一棵樹的主幹,牙齒就像是最末端的葉片,而齒槽骨則是連接主幹以及葉片的枝椏。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擺脫腰痠背痛的髂腰肌訓練

作者:梁祐銘



上一篇培根烤肉捲佐芒果丁當中,我們有提到應該要選用腰內肉來完成這個料理,因為它在豬身上是最少運動到的所以會最柔嫩。

在人身上其實也有這條肌肉,就是我們所說的腰大肌,但是我們不應該讓這條肌肉都不運動變得柔嫩,反之,我們應該要適度的鍛鍊這條肌肉讓他有足夠的強度。




 

腰大肌位在腹部的深層,起點在脊椎往下往外斜走到大腿骨,並且在股骨的內側與髂肌結合,二者組成身體最有力量的髖屈肌(Hip Flexor) 髂腰肌(Iiliopsoas)」。



除了連結身體的上半身與下半身之外,髂腰肌也是連結身體前後很重要的一條肌肉。當下半肢不不動的時候,髂腰肌收縮時可以讓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用以維持身體的直立腰挺直的姿勢。

 


下半肢可以移動的時候,髂腰肌收縮會讓髖部屈起(hip flexion)並同時輕微外轉大腿(femur external rotation),因此在跑跳、蹲立和坐、前踢等動作都會用到這條肌肉。


 


白領上班族長時間坐辦公桌前時,為了看清楚螢幕而身體不自覺過度前傾,或是坐姿不良把腳掌踩在椅腳上、坐沙發時抬腳放板凳上,或是坐在床上玩手機,這些動作都會使膝關節高於髖關節,因而使髂腰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的狀態。


 


當這條肌肉長時間處於緊縮狀態時,就常會造成許多姿勢的問題,舉凡腰椎前凸、骨盆過度前傾、駝背等。若以這些不良的姿勢進行跑步踢球等其他需要腰大肌施力的運動,常會導不同部位各種形式的的受傷,像是髖關節緊繃、下背疼痛等都可能跟這條肌肉狀況不好有關。


 


因此接下來,梁醫師將會向大家介紹我平常常做用來放鬆以及訓練這條肌肉的動作給大家參考。





怎麼放鬆

由於髂腰肌位置很深層,如果能維持在肌肉具有彈性的健康狀態,受惠的不只是我們的行動能力,也包含情緒和呼吸都會跟著受益。

 

較簡單的伸展是先以放鬆躺姿,感覺到髖關節前側的這一段皮膚縱向被伸展開來,藉此練習來感受髂腰肌。接下來再從弓箭步的伸展,來進一步拉到比較深的位置。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做調整。


較簡單的伸展動作如下

把滾筒或是硬一點的枕頭墊在腰和骨盆的交界處,輕收肚子,確保肋骨不會像上浮起,並且彎曲一隻腳到胸前,再有意識的延展另一隻腳,在做延展的時候,需要注意把將伸直的那隻腳腳跟以及大拇指球盡可能地往前延伸。過程中保持呼吸平順,勿憋氣,深呼吸五次之後再換腳,如此反覆做五次。


 若是肌肉實在很緊的人,也可以用最輕鬆的方法:躺在床沿,讓一腳垂落伸展髂腰肌。每次伸展持續20秒,之後休息3-5秒,反覆做5次。





較進階的伸展動作如下

上一個動作感受到拉扯的位置了之後,可以練習這個動作感覺到身體深層的髂腰肌到底在做什麼。


採單腳高跪姿,後腳膝蓋往外離身體中線一腳掌的距離。肚子輕收,將骨盆旋轉會陰部往前勾(posterior pelvic tilt),確認骨盆的位置正確之後,後腳進一步往後伸展髂腰肌,過程當中身體記得挺直往後勿前傾,如果要加強拉伸的感覺的話,可以把雙手直直向上抬起,過程當中記得也要保持呼吸。

 




怎麼加強

雙腳與肩同寬,其中一隻腳緩慢抬高至膝關節與髖關節大概都呈90度的位置,支撐住20秒,再緩慢放下,換腳。循環兩腳各20下。這個動作的重點在於慢慢往上往下,才能夠有效訓練到深層的肌肉。





若是更進一步,則可以先用兩隻手把左腳膝蓋抬高,保持身體穩定之後右手叉腰,左手放到比膝蓋略高一點的位置,再讓左腳膝蓋慢慢去碰觸左手掌五次,如此左右反覆練習。





梁醫師貼心小提醒:如果做了這些練習,你的髖部、背部、腰部卻更不舒服,最好要去看復健科醫師或是給物理治療師檢查喔。


延伸閱讀:肌功能矯正,口呼吸專欄之五


延伸閱讀:【梁醫師小廚房】培根肉捲佐芒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