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祐銘
這篇主要是寫給陽明交通大學的同學用的,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其他正在學習測顱X光片描繪的學弟妹。
辨認完maxilla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畫的是pterygoid fossa,是由兩塊骨頭maxilla以及sphenoidl所夾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很重要的神經以及血管所在的位置,我們稱為pterygoid plexus
緊接著我們所畫的這個像魚鉤狀曲線是我們的zygomatic arch,我們所畫的並不是直接從側面看過去的形狀,而是zygomatic arch的截面,因為這個截面的骨密度最高所以會呈現是比較亮的白線。但是因為拍攝的時候左右兩側的顴骨距離頭影的地方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ceph上常常就會形成兩條線,我們一樣用左右兩邊分別畫出虛線,再作平均,畫出中間的實線出來即可。
顴骨畫完了之後我們接著要畫出來的是frontal bone的前緣,我們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在骨頭之下,用黃色箭頭指出來的地方有一個黑色的陰影,這是我們的frontal sinus,通常在男生身上的frontal sinus比較大,通常也可以看到比較大的陰影。
接著我們用畫出的是鼻骨,鼻骨的3D立體從正面來看其實是一個腳開開像叉子一樣的形狀,但是因為ceph從側面來拍所以常常看到就只有像這樣子的三角形。
我們可以注意到,剛剛鼻骨以及frontal bone的交點是一個比較暗淡的地方,就是我們所稱的N點。這個地方因為是骨縫相交的地方所以骨密度最低看起來也最暗淡。
接下來要畫出的是眼眶的外緣以及下緣,同樣的因為兩個眼睛的外緣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辨認兩個眼眶的外緣時,其實有點困難。
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辨認出眼眶的最下緣,也就是orbitale(簡稱為Or點)。這邊因為是骨頭轉彎處,骨密度也比較高,所以請找出在轉折處最亮的那個點。
接下來要處理的是下顎骨的形狀以及下顎骨前緣的切面(我們稱之為mandibular symphysis下顎骨聯合)。這邊在辨認的時候需要把symphysis的outer cortex以及inner cortex都描繪出來,如果將來需要做不同時間點的X光片重疊的時候就需要用到。
畫完下顎骨之後要畫的是外耳道,大家可以摸摸看自己的外耳道以及下顎骨踝頭之間的位置,你會發現外耳道大概在踝頭後面的0.5到1公分左右的距離,不會特別偏上或下。
常常我們在辨認外耳道時,會不小心把比較上方的那一個黑圈圈也給辨認進去,誤認為是左右兩側的外耳道,然後再做平均。
但是其實我們可以想想看前述位於兩側的構造,在X光片上所呈現出來常常是前後之間的位置差異,而不是上下之間的差異。所以請大家不要誤把內耳道當作是外耳道了。
外耳道的最上緣我們稱為porion點。跟剛剛前面所畫的Orbitale點連成一條線就稱為FH plane。
接下來要連辨認第二、三、四節頸椎,在下顎骨ramus的後方可以看到一個頂端圓弧下面半凹形的長條,這是我們第二節頸椎的椎體。
再往下會看到兩個比較偏正方形一樣的方塊,這是我們的第3以及第四節頸椎的椎體。
這三節頸椎的形狀之所以在矯正中很重要,是因為我們可以根據這三節頸椎椎體形狀的不同,來猜測小朋友的生長是處於高峰期之前還是高峰期之後。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根據頸椎排列的位置、頸椎的形狀來判斷成人是不是有頸椎疾病的可能。
最後有點困難的是我們顱底骨頭的描繪,首先這個下尖上面彎彎曲曲的是我們的蝶骨的剖面圖,而中間最凹的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腦下垂體所在的位置,我們把腦下垂體的中心點稱之為S點,和剛剛的N點共同組成SN plane。
而在SNplane 上面的這兩條曲線是由clinoid process以及前面的frontal bone上的血管壓跡所組成的,因為他們位於左右兩側,所以ceph上常常會是兩條線而不是一條線。
最後要畫出來的是ethmoid bone,ethmoid bone位於我們鼻子的上方,但我們實際上要描繪的只有ethmoid bone上方的形狀而已,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在ethmoid bone的前段有一條一條虛虛往下的短線,就是我們的cribriform plate,也就是鼻神經從頭顱底部通往鼻子的孔道。
最後比較簡單要描繪出來的是側臉的輪廓。記得要畫出來自己的側臉輪廓喔,不要把每個人都想像成金城武一樣帥!
本篇許多圖片取自網路資源,衷心感謝前輩們的付出,才有這些精美的圖片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