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Ceph Tracing測顱描繪

 作者:梁祐銘


這篇主要是寫給陽明交通大學的同學用的,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其他正在學習測顱X光片描繪的學弟妹。

 


首先要畫出來的是上門牙、下門牙、上顎第一大臼齒跟下顎第一大臼齒,第一大臼齒可能會遇到左右一前一後,或是一上一下的狀況,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兩顆都用虛線畫出來。之後再取平均值畫出實線。



 接下來要畫的是maxilla,雖然我們畫的maxilla是像這樣突起來的長長的形狀,但是實際上他是由兩塊骨頭所構成,分別是maxilla以及palatine


 

辨認完maxilla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畫的是pterygoid fossa,是由兩塊骨頭maxilla以及sphenoidl所夾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很重要的神經以及血管所在的位置,我們稱為pterygoid plexus



緊接著我們所畫的這個像魚鉤狀曲線是我們的zygomatic arch,我們所畫的並不是直接從側面看過去的形狀,而是zygomatic arch的截面,因為這個截面的骨密度最高所以會呈現是比較亮的白線。但是因為拍攝的時候左右兩側的顴骨距離頭影的地方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ceph上常常就會形成兩條線,我們一樣用左右兩邊分別畫出虛線,再作平均,畫出中間的實線出來即可。


 

顴骨畫完了之後我們接著要畫出來的是frontal bone的前緣,我們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在骨頭之下,用黃色箭頭指出來的地方有一個黑色的陰影,這是我們的frontal sinus,通常在男生身上的frontal sinus比較大,通常也可以看到比較大的陰影。

 


接著我們用畫出的是鼻骨,鼻骨的3D立體從正面來看其實是一個腳開開像叉子一樣的形狀,但是因為ceph從側面來拍所以常常看到就只有像這樣子的三角形。

 


我們可以注意到,剛剛鼻骨以及frontal bone的交點是一個比較暗淡的地方,就是我們所稱的N點。這個地方因為是骨縫相交的地方所以骨密度最低看起來也最暗淡。


接下來要畫出的是眼眶的外緣以及下緣,同樣的因為兩個眼睛的外緣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辨認兩個眼眶的外緣時,其實有點困難。

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辨認出眼眶的最下緣,也就是orbitale(簡稱為Or點)。這邊因為是骨頭轉彎處,骨密度也比較高,所以請找出在轉折處最亮的那個點。



接下來要處理的是下顎骨的形狀以及下顎骨前緣的切面(我們稱之為mandibular symphysis下顎骨聯合)。這邊在辨認的時候需要把symphysisouter cortex以及inner cortex都描繪出來,如果將來需要做不同時間點的X光片重疊的時候就需要用到。


 

畫完下顎骨之後要畫的是外耳道,大家可以摸摸看自己的外耳道以及下顎骨踝頭之間的位置,你會發現外耳道大概在踝頭後面的0.51公分左右的距離,不會特別偏上或下。

 



常常我們在辨認外耳道時,會不小心把比較上方的那一個黑圈圈也給辨認進去,誤認為是左右兩側的外耳道,然後再做平均。

但是其實我們可以想想看前述位於兩側的構造,在X光片上所呈現出來常常是前後之間的位置差異,而不是上下之間的差異。所以請大家不要誤把內耳道當作是外耳道了。

外耳道的最上緣我們稱為porion點。跟剛剛前面所畫的Orbitale點連成一條線就稱為FH plane


 

接下來要連辨認第二、三、四節頸椎,在下顎骨ramus的後方可以看到一個頂端圓弧下面半凹形的長條,這是我們第二節頸椎的椎體。


 

再往下會看到兩個比較偏正方形一樣的方塊,這是我們的第3以及第四節頸椎的椎體。

 


這三節頸椎的形狀之所以在矯正中很重要,是因為我們可以根據這三節頸椎椎體形狀的不同,來猜測小朋友的生長是處於高峰期之前還是高峰期之後。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根據頸椎排列的位置、頸椎的形狀來判斷成人是不是有頸椎疾病的可能。

 

最後有點困難的是我們顱底骨頭的描繪,首先這個下尖上面彎彎曲曲的是我們的蝶骨的剖面圖,而中間最凹的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腦下垂體所在的位置,我們把腦下垂體的中心點稱之為S點,和剛剛的N點共同組成SN plane


 

而在SNplane 上面的這兩條曲線是由clinoid process以及前面的frontal bone上的血管壓跡所組成的,因為他們位於左右兩側,所以ceph上常常會是兩條線而不是一條線。


 



最後要畫出來的是ethmoid boneethmoid bone位於我們鼻子的上方,但我們實際上要描繪的只有ethmoid bone上方的形狀而已,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在ethmoid bone的前段有一條一條虛虛往下的短線,就是我們的cribriform plate,也就是鼻神經從頭顱底部通往鼻子的孔道。



 
上述所描繪的這些顱底構造在分析上並不會用到,但是如果要探究小朋友的生長情況,就會需要利用這些構造來做重疊。我們留待下一篇做說明。

 

最後比較簡單要描繪出來的是側臉的輪廓。記得要畫出來自己的側臉輪廓喔,不要把每個人都想像成金城武一樣帥!




本篇許多圖片取自網路資源,衷心感謝前輩們的付出,才有這些精美的圖片可以學習。


延伸閱讀:Cephalometric Analysis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矯正開咬,下巴更立體

 作者:梁祐銘




造成開咬的原因有很多,一開始可能單純來自於肌肉、牙齒或是骨骼的問題,但是發展到最後常常都是三者同時都需要調整才能讓咬合以及外觀都有改善。


肌肉需要重新做訓練,加強太弱的地方並且放鬆過緊的肌肉。外展的牙齒需要向內收進來,並且注意好側方以及垂直高度的控制,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單單以矯正牙齒達成下顎骨的向上向前移動。









延伸閱讀:肌功能訓練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關於自由—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觀後感

作者:梁祐銘




前幾天才有幸看到了這部歷久彌堅的電影,影片講述由Tim Robbins飾演的銀行家Andy,因涉嫌謀殺夫人及其情夫被判無期徒刑,進入鯊堡州立監獄服刑後與由Morgan Freeman飾演的獄友Red成為朋友,在獄中幫助警衛報稅甚至被要求幫忙典獄長洗錢,最終成功逃獄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台灣片名實在是翻譯得超怪。電影所描述的內容是根據史蒂芬·金1982年中篇小說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麗塔海華絲與鯊堡監獄的救贖》改編。而故事的劇情是發生在美國的五零年代,唯一可以跟1995扯得上關係的大概只有在1995在台灣上映而已。


即便如此,超怪的片名也完全無損於他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即使在上映超過25年之後,這部經典鉅作仍長期盤踞 IMDb 最高評價的位置,無論是劇情、主角演技、攝影風格都有其可看之處。



希望與自由


全劇最大的主軸是自由。不論是身體的自由、時間的自由一路到心靈的自由都是。


鐵絲網及石頭高牆限制囚犯的身體自由,窄小的房舍以及獨囚的無光牢房更進一步窄縮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怒目而視的單調警衛警衛用暴力來發洩它們的不自由,性飢渴囚犯不懷好意的詭笑。每個人都是不自由的,他們的時間被掌握、勞動被賤賣,只有高高在上的典獄長可以利用他們。


劇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坐牢是一段段的例行公事,一段忙過一段。


我能夠體會這樣的說法是在當兵新訓時,那是這輩子第一次體驗到被限制的無助,列隊唱軍歌折豆腐乾、做著不知為何的事情,放假離營上客運返家的時候恍如隔世。對比Brook離開監獄時是搭著巴士時的雙手緊抓椅背扶手,臉上清楚刻寫著徬徨與恐懼、不知所措,我幸運千萬倍不只。


但,即使身處如此惡劣的環境下,Andy仍然沒有丟失了自由的希望。


電影中有兩幕實在是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幕在獄友出公差的時候,Andy聽見警衛抱怨起關於報稅的不公平,於是利用自己銀行家的專業幫警衛省去了大筆稅金以及手續費,而只要求警衛請他以及他的獄友喝啤酒。


於是一群獄友出完公差,席地而坐,仰頭暢飲沁涼啤酒,只有Andy獨坐於旁,耐人尋味地微笑著,襯著太陽光暉看著他的獄友喝著他掙來的啤酒。於是獄友拿著啤酒去問Andy是不是一起來喝,他只是愜意的笑笑說我已經戒酒了。



Red的旁白在這邊說的很棒:

I think he did it just to FEEL NORMAL again, if only for a short while.


而第二幕我最喜歡的是Andy透過每周一信向州議會爭取設立監獄圖書館終於成功使得州議會撥款並且給圖書給唱片後,曾藉著一次機會,把警衛反鎖在廁所裡,欣賞起Mozart的費加洛婚禮。



不僅他自己欣賞而已,他更把音樂透過廣播傳給獄中的每一個人。此時Andy翹腳仰躺在椅子上,安適出神聽著女高音的二重唱。


或許這段二重唱是費加洛婚禮裡面的經典,曲名是〈Che soave zeffiretto〉(今夜微風輕吹),以下是英文翻譯。


A little song on the breeze...

What a gentle little Zephyr...

This evening will sigh...

Under the pines in the little grove.

And the rest he'll understand.

Certainly, certainly he'll understand.


Red的旁白在這邊說了

我從來沒搞懂這些義大利女高音唱什麼,其實我也不想懂,此時無言勝有言,她們唱出難以言傳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聲直竄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入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就在這一瞬間,鯊堡眾囚彷彿重獲自由。


想當然,典獄長氣炸了。他敲敲上鎖木門的玻璃窗,威脅Andy把音樂停下來。Andy這時候才從音樂中被典獄長的叫囂驚醒。他看著門外,愣了一下,滿心不甘準備去把唱針取下的時候。他想了想改變了主意了,本來要去移動唱針的手變成去把音量調大。


想當然,他受到了嚴厲的獨囚懲處。等到他出來的時候,獄友們關心問他,你在那黑牢裡面還好嗎?


Andy說那是我在監獄中最好的時光了

獄友都吃過黑牢獨囚的苦,納悶怎麼可能。

Andy才說了,因為我有Mozart陪我。


That’s the beauty of music.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假釋已經被拒絕多次的Red在這30多年來,淪陷在失去自由的環境中,連上個廁所都得打報告。他勸Andy還是趕快習慣這邊的生活才好。


Andy「你曾感受過這樣的音樂嗎?」

Red「我年輕時吹口琴,現在沒興趣了,在這裡也沒意義。」

Andy「就是在這裡才有意義,有了音樂我們才不會忘記。」

Red「忘記什麼?」

Andy「世界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拿不走的東西,完全只屬於你。」

Red「是什麼?」

Andy「希望。」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這部片能被網友評價的這麼高,有一大部分應該是他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吧—特別是無心工作的上班族。


我們社會雖然自由,不過某些程度上也如同一個超大監獄,特別是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們依然為了求溫飽、為了扛起該盡的責任,繼續任勞任怨日復一日的麻痺自己,甚至被體制僵化。


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我很幸運,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賺取生活所需。每次看診時除了能幫人解決問題、整理治療前後的照片也不時會被自己療癒、每個星期也都從治療的朋友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不過看著前輩的身影,依然不時會感覺惶恐。


謹以此文希望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後的自己,能對身處的一切都感到自由、並仍擁有從困頓中鑿開希望之光的勇氣。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全盲學生與看見5%的奇蹟觀後感

前兩天看到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新聞:一個全盲的孩子憑著自己的力量考上北一女,而且完全沒有放棄自己不擅長的肢體活動,在啦啦隊競賽的時候和全班同學演出了活力四射的表演!

除了自己不放棄的努力練習之外,更令人感動的是訪問他害不害怕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不怕,我相信我的同學。


圖片轉載自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這讓我想起一部2017年的電影:「看見5%的奇蹟」(Mein Blind Date Mit Dem Leben/ My Blind Date With Life),一部改編自Saliya Kahawatte年少不畏殘疾的真人真事。





電影中的男主角也是近乎全盲,但是他不認輸,堅持著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去實現他想要進入飯店業工作的夢想。於是透過他更靈敏的觸覺、嗅覺、聽覺還有好友的幫助,幾乎完全通過種種飯店學徒考驗,甚至還交到了女朋友。


但是他最後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擺脫掉視覺的損害所帶來的不便,在生活的壓力逼迫下開始兼差並且靠著嗑藥試圖提升精神,最後更把飯店正在舉行的婚禮給毀了。


在那之後,他嗑藥嗑的更兇了,一直渾到從樓梯摔下去進入醫院才幡然醒悟,在病床上他對著自己的家人以及好友說:「我現在明白了,我不能違反我的缺陷這件事過活。


本來大家都以為他要就這樣放棄它原本的夢想,可是是好友帶著他從山上一路騎腳踏車下來。男主角非常害怕,他說:No Fucking Way。好友這時就說了:這又不陡,更何況你已經有摔跤的經驗啦!


有時候,我們必須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可是也不能就這樣就放棄追尋自己的夢想。

在追尋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失敗,但是只要能夠在失敗中存活下來(最好還有良善的人陪伴在我們的周圍),那最後我們一定會學到些什麼,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多生牙處理與小下巴改正

 作者:梁祐銘






大家小時候有玩過像這樣的搬家工人遊戲嗎?



我記得我小時候都是在DOS系統下面玩這樣的小遊戲。玩家必須要操作工人在限定時間或是限定步數之內,將木箱繞過障礙物搬到指定的位置上,有時候甚至需要先把木箱移到反方向,好讓其他木箱可以順利到達最後位置。


沒想到歲月匆匆數十載過去,我竟然要在病人的身上處理類似這樣的挑戰!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案例是類似搬家工人遊戲的狀況,可以看到在他的左下一共有五顆小臼齒其中有三顆是多生牙!而右下也有四顆小臼齒其中有兩顆多生牙!





除了下面有多生牙之外,他的上顎齒列也是非常擁擠,下顎中線因為顏面不對稱的關係所以往右側偏斜、上顎中線因為齒列擁擠分布不一的關係也是往右側偏,另外左右兩側咬合也非常不一致。


一般來說矯正如果需要拔牙最常見的是拔除四顆小臼齒,可是在這個多生牙的狀況下,把中線拉回來、穩定咬合並且改善外觀。真的需要在矯正醫師、口外醫師以及病患一起把每一個關節都盡可能做到最好。


矯正醫師需要扮演好籌劃者的角色決定戰略(該拔那些牙)以及想好戰術流程(拔牙的先後順序)。


而戰術的執行則是靠三人一起完成,口外醫師必須微創拔牙、矯正醫師需要移動牙齒到理想位置、接受治療的朋友則需要努力維持口腔清潔好度過長時間的治療。



就他的左側來說,最後我決定先請口腔外科醫師拔除三顆多生牙,並且等待下面的小臼齒可以再慢慢長上來,等到最後一顆牙齒長上來了之後再拔除它並且關閉所有空間。


至於右側也是請口外醫師拔除了兩顆多生牙,把下面被卡住的牙齒往上拉出來之後。仔細確認咬合關係後決定再拔掉一顆小臼齒,並且把後面的大牙向前拉改正咬合關係。


之所以要這麼費工最主要的考量還是在於希望能帶給他最好的治療成果如果在這麼密集的範圍一次所有要拔的牙齒,不僅病人在術後會覺得相當疼痛,也會造成拔除區域的骨頭有相當大的破壞,甚至會嚴重影響未來的牙周健康。


因此我決定要慢慢拔,我會會先決定好那些牙齒的狀況最不好必須要被犧牲掉、再決定該先拔哪些牙齒創造空間,並且移動底下或是相鄰的牙齒,好讓下個階段的拔牙或是矯正可以繼續執行。










如果我們來看整體的輪廓,會發現在治療之前的上門牙角度就已經比較內傾,但是在外觀上又需要改善嘴唇難以閉合的情形,也就是原本是屬於上顎骨暴合併小下巴的情形。



這代表醫師如果想要改善外觀,除了要把上門牙要向內收進去之外,還需要把牙根角度一起向後移,才能夠促使上顎骨的前緣跟著向內移動一些進而改善輪廓。


除了前牙前後向的移動之外,梁醫師也會特別注意垂直高度的改變,才有機會改變下巴的曲線,如此一來除了排整齊牙齒之外,同時改善外觀。


最後歷經三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樣的治療。雖然時間很久,不過我想最後的治療成果是令人開心的,這應該是最棒的聖誕禮物了。


順帶一提,上面那個搬家工人的遊戲我一共花了11步才完成,大家有沒有更快的解法呢?





延伸閱讀:看歷史學矯正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如何正確刷牙

 作者:梁祐銘



每天看診常常都會看到許多人說自己有刷牙,可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正確的刷牙,常常口內都還是刷不乾淨。今天梁醫師要教大家怎麼正確的刷牙。


首先是選擇正確的牙刷,一般來說是越小就越容易進入到後面的死角清潔,但是如果像單束毛牙刷那麼小也會花很多時間清潔,所以請大家的刷頭長度不要超過2公分(我自己的牙刷只有1.5公分)。刷毛也請盡量選擇軟一點的牙刷。


要同時刷牙齦及牙齒


刷牙不只是刷牙齒表面而已,需要同時把牙齦也刷乾淨才不會有牙周病。所以需要把刷毛貼在牙齒牙齦交界,以左右來回的方式,一次刷兩顆牙齒刷完兩顆牙齒再刷下兩顆,才不會有漏掉。

也請不要一次刷大力地刷一整排牙齒,如果一次刷一整排牙齒的話,刷毛沒有辦法接觸到每一個面,因此在凹縫處會刷不乾淨。而在比較凸出的牙根或是牙齒表面,則是常常被這樣大力刷牙過度磨耗而形成凹洞。


刷牙齒外側面時,嘴巴不要張大


輕鬆微微張開,讓嘴唇及臉頰放鬆,才能順利地讓牙刷刷到最後面的牙齒。否則常常會因為張大嘴巴臉頰繃緊,牙刷只能夠刷到小臼齒而刷不到大臼齒。


而刷咬合面或是刷內側面的時候,嘴巴都應該張大,並且對著鏡子確定自己是不是有刷到正確的地方。




刷後牙的舌側面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牙刷的刷毛不可以蓋住咬合面。只有當牙刷刷毛如上圖所示的時候,才能夠徹底清潔到舌側的牙齦,才不會有牙周病。





前牙要直直刷


而刷上下前牙的舌側時,需要特別注意將刷的方向由橫刷改為直刷,如此一來才能夠在比較狹窄的弧度進行清潔,而不會像是橫刷一樣的卡卡。





怎麼選牙膏



最後要請大家特別注意的是:只有含氟量1000 ppm以上的牙膏才有防齲齒效果。研究顯示含氟量少於1000 ppm的牙膏基本上跟安慰劑的效果差不多。(p.s.我們家小朋友用的是1500 ppm的牙膏)



延伸閱讀:矯正潔牙秘笈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梁醫師小廚房】培根法式吐司

 作者:梁祐銘


每天早餐都要變出一些新花樣,才能讓有起床氣的小朋友恢復活力順利送他們去上學。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培根法式吐司,讓他們可以有外脆內軟的口感變化、又可以有足夠的蛋白質在裡面。



看到這裡,應該會有些熟悉梁醫師之前文章的讀者會質疑,你不是說少吃加工食品嗎?怎麼還用培根呢?的確培根或火腿這些加工肉被WHO列為一級致癌物,所以我其實也很少買培根來用。


家裡常備的不是培根,而是超市或是大賣場賣的五花燒烤肉片,也就是培根的原料。只不過沒有加那麼多調味、沒有煙燻過、也沒有亞硝酸鹽的疑慮。


作法:

1. 把蛋加到牛奶裡面打散,把吐司放進去吸滿蛋液。喜歡柔軟口感的可以多加一點牛奶。


2. 五花肉片先稍微煎出油出來,但是不要煎到變脆就先放涼。


3. 利用煎出來的豬油中小火煎泡過蛋液的吐司。兩面都稍微煎過到變金黃色。


4.吐司拿出放在培根上並且包起來。下鍋小火再煎一次。為了要讓兩者可以順利結合,可以再加點蛋液上去。


5.盛盤,淋上蜂蜜或是楓糖漿。把小屁孩叫起來大快朵頤。


後記:其實我偶爾也還是會買一些培根用的,主要還是需要額外一些香味的時候會用到。譬如說有時候想要做香氣很重的南瓜濃湯會需要培根碎的時候。WHO說的致癌物不是說一吃就會得癌症,而是天天吃50公克加工肉的人罹癌機率比不吃的人高。


梁醫師避免加工食品主要還是因為過敏的因素。想要多了解的人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