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祐銘
當孩子沒有動力去進行某件事情時,你會怎麼樣鼓勵他前進?直接給予其他可以進行的選擇?抑或是給予外在獎勵誘使他去做?
前一陣子讀了《如何讓馬飛起來》,在這本書中作者Kevin Ashton引述了種種例子從、農業、藝術、科學、商業各領域來抽絲剝繭成功人士的創新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一直以為那些偉大的繪畫作品是來自於畫家被謬思女神親吻之後的靈光一現,而被後人不停謳歌地樂句則是音樂家拿靈魂與魔鬼交換之後才獲得的獎賞,但實際上的創新之旅其實都是在黑暗中不斷找尋光芒的苦行過程。
作者舉了種種例子,包括了知名導演Woody Allen、獲得諾貝爾獎的詩人Eliot、抽象畫家Kandinsky來告訴我們,那些令人讚賞的創作都是來自於"所謂的天才"在不為人知的時光投入了大量時間心力、並且不停地修改之後才得以完成。
要獎賞還是要選擇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用熱情當燃料。自由地失敗,經常地失敗】
當我們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時,往往不會想太多就一股腦地投入下去。即便面臨了失敗,內心動力的小火苗往往仍長存心中,並且汲取失敗的養分不停燃燒,最終燃成一把熊熊火炬,照亮那充滿荊棘地挑戰之路。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你有沒有"心"去從事你所真心喜愛的事物,有內心的動力的時候這一切都水到渠成。
但,現實生活往往不是這麼的美好。
看看周遭有多少人是因為為了生活下去才去從事自己不想要的工作?有多少學生是為了獲得足夠的學分才繼續留存在課堂上,但他們的靈魂往往早已飛到遠方。
哈佛教授Teresa M. Amabile投入了數十載來研究內心動力與外在影響如何影響人的創造力,其中有一個實驗很有趣,科學家招募了六十名大學生並且把它們分成ABCD四組。他們將參加一項人格測驗才能拿到學分,而過程中或需要運用影片放映才能進行測驗,但是研究人員在影片播放到一半的時候假裝影片壞了,因而無法繼續進行原先預計要進行的實驗。
接著她告訴A組:為了代替本來應該完成的測驗,他們必須完成拼貼畫才能拿到學分(我們稱之為無選擇—無獎賞組);同時告訴B組他們已經可以拿到了原先預計給予的學分,並且友善地詢問他們是不是可以幫再忙完成另外一個拼貼畫的實驗(我們稱之為有選擇—無獎賞組)。
除了選擇的有無之外,研究人員另外在實驗裡面加入了一個變因:獎賞的有無。
也就是在完成拼貼畫之後能否獲得兩美金的額外獎賞,為了加強獎金效果,她在獎賞組創作時,把兩張紙鈔放在他們面前。因此又再分出了C組(無選擇—有獎賞)以及D組(有選擇—有獎賞)的組別。
最後全部的拼貼畫作品交由一組專家進行評審,看看哪一組的拼貼畫有著最棒的創意表現。
猜猜看,你覺得最有創意表現的是哪一組呢?
這次實驗裡,最有創意的作品與外在的獎賞有關——來自D組,也就是 「有選擇—有獎賞」組別;但是最沒有創意的作品,也與獎賞有關——來自「無選擇—有獎賞」組。就這類的創意創作而言,選擇存在的與否確實改變了獎賞所扮演的角色。
也就是說,如果人必須在沒有選擇下而且某種程度壓力下工作時,他的成果往往是最沒有創意的。
等等,這不正是大部分上班族工作時的實際處境嗎?每天工作的目的就只是為了生活溫飽而已。
除了Amabile之外,過往當然也有其他學者進行了不下百篇的研究來探討外在給予的獎賞對於內在的幹勁是否有影響,不過不同人的實驗結果卻是莫衷一是:有人說有正向助益、有人認為沒有影響、也有人認為外在獎賞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內在動機。
身為一個每天需要治療青少年的三寶爸,我實在是太好奇這個問題的答案了。畢竟在孩童的學習或是青少年的治療中,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完成該進行的任務時,往往最後都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成果。
所以我就去查了一些書中列出來的原始期刊以及後續所衍伸的相關文獻,希望能過往科學的研究能告訴我一些提升他們表現的秘方。
近年來在面對像這樣模稜兩可的不同結果時,科學界採用了像是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或是系統性回顧(systematic review)的方法,來整合這些大量的資訊並試圖從其中提取出有用的資訊。
在1994年所發表的一篇統合分析,分析了了96篇內在動機是否會被外在獎勵所影響的期刊文章,裡面發現以下幾點。
1. 口頭表揚是提高內在動機最有效的獎勵方式,當讚美是具體的並且集中在個人的努力或改進上時,口頭讚美的積極作用最強。
2. 外在的獎勵如同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激勵人們去做他們本來不會做的事情,但同時這樣的獎勵也容易破壞內在動力。
3. 外在獎勵給予的方式也會對於內在動機有所影響。譬如說當獎勵是為了完成任務而給予獎勵,而不是在任務中表現出色時,有形獎勵的負面影響最為強烈。
4. 獎勵對內在動機的影響受到個人性格的調節。自主性和自決性更強的人不太可能因獎勵而削弱內在動機。
無獨有偶的,科學家在2014年又發表了一篇長達40年的統合分析來研究內在動機以及外在獎勵對於激勵表現的可預測性。
結果發現,內在動機是影響表現的重要因子,無論是否提供外在獎勵,內在動機對於預測表現的重要性都保持不變,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對特定主題有內在動機,即使測驗不是直接與該主題相關,他也可能更有可能在測驗中取得好成績。
雖然影響最大的是內在動機,然而獎勵的給與方式也會對於最後結果有影響喔!如果今天是把獎勵的給予直接跟表現掛勾,內在動機的重要性會降低,而當外在激勵是間接與表現掛鉤的時候,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則會提高。
其實不論是內在動機或是外在獎勵對於人們的表現都有可能加強,只是兩者會作用在不同的面相上。內在動機往往對於表現的「質」有加強的作用,而外在獎勵則往往會著重在表現的「量」。
看到這邊,我們應該會發現:內在動機與外在獎勵並不是單純的二分法這麼簡單,驅動每一個行為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揉合內、外這兩種因子,也就是說,要提升表現的關鍵並不在於要不要給予外在的激勵,相反地,應該由所需要的行為類型來決定是否給予以及怎麼給與激勵,好提升最後的績效表現。
適合外在激勵的情境
一般來說,當今天要處理的是任務性質單純並且重複性高的事情(譬如生產線上的重複工作)、或是利害關係重要且伴隨有一定風險的事情,只要合乎規定的行動就幾乎產生相對應的績效時(譬如刷牙、或是是軍事行動),適當給予外在激勵可以幫助收窄對方的認知焦點,並且加強行為朝向目標的強度。
同時,而為了讓外在激勵在這樣的情境可以發揮最大效果,給予外在獎勵的細節也必須注意。要讓對方可以清楚明白什麼動作會連結到什麼樣的激勵,以及什麼時候會取得所連結的激勵。但,隨著激勵變得更大和更直接顯著,團隊合作和創造力會被阻礙,內在動機及對績效的重要性會被排擠,不道德或反生產力行為也可能隨之產生。
應加強內在動機的情境
相反的,如果今天的任務是重視創造力、自主性、團隊合作、學習、增進福祉和提高品質時,激勵應該被設定為和最後的績效間接相關,或是直接想方設法盡量提高對方的內在動機。
因此內在動機和外在獎勵對最後的表現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必須要以互補而不是互斥的方式使用它們。
舉例來說,老師可能想專注於提高學生的內在動機,那我們就應該要為學生設計有趣和有挑戰性的任務,想辦法讓他們在玩樂的同時還能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但也可以同時考慮提供外在激勵,例如考核分數或額外的獎勵,藉此激勵學生完成任務。
但是像學習的這種情況(應該要盡可能加強內在動機),我們所給予的外在獎勵仍然要盡可能的著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舉例來說好了,小銘數學考了98分回家,媽媽看到了成績單,跟他說
「我覺得你做的很棒ㄝ,考了98分,值得鼓勵,那我們挑個你喜歡的東西買給你好嗎?下次如果可以考100分就更棒了,就可以換到更大的禮物囉。」
或是說
「我覺得你這次準備的過程很努力,考試的過程也一定很專注,才能夠獲得這麼棒的成績」
您覺得哪一種說法更好呢?
最後幫大家小結一下我覺得再提供外在獎勵時候應該要注意的幾點